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上海:截至10月底 就业规模创历史新高 达1080.5万人

上海:截至10月底 就业规模创历史新高 达1080.5万人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1-12-08    浏览次数:

2021-12-08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官方帐号


编者按


今年以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延续,就业帮扶精准有效,创业带动就业明显,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


随着全国各地就业相关措施力度加大,1~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同比多增124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其中,上海市为扩大就业,深入开展技能提升行动,不断增强就业服务效能;确保市场主体健康运行,开创惠企政策点单办理;补贴指导促进灵活就业,启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上海市相关措施有力推动了该市就业的高质量发展。今年前10个月,上海新增就业岗位59.1万个,提前超额完成全年50万个目标;截至10月底上海市调查失业率维持在3.9%。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市促进就业的做法有哪些亮点,请看本报记者采写的稿件。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 | 缪晓琴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社会和谐的“压舱石”、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生动而温暖的体现。截至10月底,上海正规就业规模高达1080.5万人,创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新高。


图为学生在上海市公共实训基地参加培训。颜震杰/摄


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指导下,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坚持发展经济拉动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培训促进就业,不断健全面向所有市场主体、各类就业形态、全体从业人员的政策服务体系,推动就业规模持续攀升。


深入开展技能提升行动,不断增强就业服务效能


“长期以来,上海坚持将促进就业重点事项纳入年度市委、市政府实事项目加以推进。”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赵永峰介绍,今年前10个月,上海新增就业岗位59.1万个,提前超额完成全年50万个目标。截至10月底,上海市调查失业率维持在3.9%,全市正规就业劳动者中,上海户籍为526.7万人,而非上海户籍为553.8万人。


目前,上海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16.5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35%。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深入开展的技能提升行动。2019年以来,上海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全市职业培训补贴总支出25.3亿元,完成职业培训超过372万人次。


为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上海多措并举提供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确保就业有门路、生活有保障。据统计,全市19.6万名2021届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5.6%;今年前10个月,全市共帮扶6.6万名零就业家庭成员、离土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928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


健全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需要努力消除区域分割和行政限制。目前,上海在全市已形成市、区两级政府出政策出资金;市、区人社局、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对促就业、稳就业、保就业落实三级管理责任;市、区就业促进中心、乡镇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居村委会就业援助园形成四级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工作架构,每年可开展职业介绍、创业指导、调查排摸等服务约300万人次。


今年,上海市人社局对“乐业上海”公共招聘平台作了全面升级,进一步完善以“整合就业登记、参保、社保卡办理和吸纳就业的企业享受的相关政策”为核心内容的“稳就业一件事”,简化就业登记程序,使公共就业服务不断提质增效。


近期,上海在职业技能教育的师资建设方面也频频发力。10月25日,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等高校共同建设的“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正式成立,计划探索有特色高水平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打造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高地,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流职业教育人才贡献上海之力。12月3日成立的“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研究院”,则将打造面向未来、贴近产业、海派风格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成果策源地,贡献职业技术教师教育的主体性、原创性理论,总结中国特色方案。


确保市场主体健康运行,开创惠企政策点单办理


市场主体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构成了充分就业的坚实载体。保障市场主体“青山常在”,就能保住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上海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去年以来,上海新增市场主体直接带动就业65.2万人。


针对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上海坚持顶格实施社保费“减免缓降返”政策,全力以赴降低单位用工成本。2020年,用人单位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三项社保总体减轻用工成本1285亿元。今年通过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预计将减轻单位用工成本80.6亿元。


围绕初创企业面临的缺场地、缺资金、缺能力等瓶颈问题,上海不断改进帮扶政策,优化指导服务。经过沟通协调,今年提供担保贷款的银行从1家扩展到13家,发放担保贷款近16亿元。同时,累计建立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16家,组织了近900位有成功创业经验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者,年均提供商业模式打造、增强核心竞争力等创业跟踪指导服务超过10万人次。近年来,上海人社部门每年帮扶引领成功创业1万人以上,新创造就业机会近10万个。上海市民整体创业活动率从2008年的7.4%提高到2020年的11.8%。


同时,不断创新的培训和服务模式,也大幅优化了企业的体验。上海发挥各部门联动作用,整合企业培训需求,提供组团式培训,帮助企业员工更新理念、开拓视野。2019年以来为5376家中小微企业提供培训51.6万人次。依托全市“一网通办”平台,持续提升中小微企业服务体验,目前月均办理人社业务202.9万件,服务市场主体112.5万家,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


上海市人社局推行的线上“点单办”申请平台,全面梳理集成就业领域57项惠企政策,实施“菜单式”呈现、“个性化”推送、“点单式”选择,曾获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报表扬。“点单办”平台上线以来,已有8.2万家企业使用了该平台,使中小微企业对政府就业促进政策的获益面从24%快速扩展到57%。


补贴指导促进灵活就业,启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疫情防控期间,灵活就业形式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为上海就业形势稳定发挥了“蓄水池”和“减震器”的重要作用。截至今年10月末,上海灵活就业人员约290万人,主要分布在生活服务、快递物流、网约送餐、网约车及代驾、网络直播等行业。此外,作为创新高地,上海的短视频、新零售等互联网新业态也正在蓬勃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进一步促进了灵活就业群体加速壮大。


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有利于促进灵活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和群众收入。今年9月,上海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文件,全力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通过加强监测、职业指导、创业帮扶、技能培训等措施,完善面向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体系。“保护好所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保护好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是我们人社部门必须做好的两件事。”赵永峰表示,上海市人社部门与公安、统计、大数据等部门密切配合,率先探索建立灵活就业按月动态跟踪监测机制。并根据人社部部署,积极做好新业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准备工作,全力维护其合法权益。


据悉,上海已正式向人社部申请作为全国职业伤害保障的试点省市,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推进试点工作,按照国家职业伤害保障办法,研究拟定了上海的试点工作方案和试点办法。经过广泛调研各试点平台企业在上海的业务开展情况,初步估计每年订单数约18亿,保费收入约8000万元;上海积极对接各商业保险机构,将通过全委托模式落实职业伤害保障经办服务工作,并已启动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


在试点初期,社会关注度较大、职业伤害风险较高的出行、同城货运、外卖、即时递送行业的平台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将由平台企业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费,个人不缴费,并实行按单计费、按月缴费方式,以实现每单必保、每人必保。在执行平台订单任务期间,因履行平台服务内容而遭受的事故伤害、暴力等意外伤害,突发疾病死亡、抢险救灾等情形应当确认为职业伤害。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和标准与面上工伤保险保持一致。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