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公募基金行业:2021年内公募高管变动近400名 董事长、总经理变动近200名

公募基金行业:2021年内公募高管变动近400名 董事长、总经理变动近200名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1-12-13    浏览次数:

2021-12-13               于财联社


财联社(北京,记者 黎旅嘉)讯, 2021年是公募发展大年,当下看来也是换帅大年,时至年末,公募换帅更是此起彼伏。


12月10日,诺安基金发布公告称,李学君出任公司督察长一职。公告显示,李学君曾任职于海关总署秦皇岛海关学校、北京海关、海通证券(北京)投行部、金美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也曾任职中国证监会,2020年7月加入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年内公募基金行业高管(含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督察长、首席信息官)变更已有392人,其中涉及董事长84人、总经理111人。公募基金行业再现换帅潮。


总体来看,公募业高管变更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是到龄退休,或是主管部门推动及公司内部正常人事变动是一种原因;第二种是个人谋求更好的发展,如“奔私”等;第三种则因业绩考核不佳被股东解聘等。与此同时,自去年以来,越来越多优秀基金经理也被提拔成为高管,这也体现出在行业竞争加大背景下基金公司的惜才、爱才、留才。


高管变动频频引关注


临近年末,公募基金高管变动情况也存在提速的迹象。


此前,九泰基金的一则高管变更公告在业内引发热议。公告称,董事长王彦斌代为履行总经理职务,原总经理卢伟忠因工作原因离任。


回顾卢伟忠的履历,他的身上有诸多具有传奇色彩的标签:中专毕业后重回高复班、本科提前毕业考研、空降九泰基金总经理、3000万元认购九泰基金股权、公募基金行业首位80后总经理。


他在2019年底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公司的业务和管理上,视九泰基金为自己“终生的事业平台”。


因此其离职消息一出,受到行业的极大关注。不管背后具体原因是何,九泰基金今年以来的不佳表现,确是事实。


九泰基金成立于2014年7月3日,注册资本3亿元,是国内首家PE系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今年以来,受内外部环境影响,九泰基金已有3只基金发行折戟,还有多只基金因产品规模太小而黯然清盘。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九泰基金管理规模为62.41亿元,较今年二季度末下滑47.91%,成为49家管理规模环比下降的基金公司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变更公告发布的前一天,即11月12日,九泰基金副总经理吴祖尧也被解聘基金经理职务,同时卸任其管理的全部6只基金。


不难发现,随着公募基金行业“马太效应”的加剧,中小型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压缩,由于经营压力加大,公司高管变动更为频繁,不少总经理任职时间也在缩短。


进一步来看,在公募行业大发展背景下,资金向头部基金公司和头部基金经理聚拢已是不争的事实,行业“二八格局”进一步显化。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公募基金行业竞争越发激烈,预计行业人事变动以后会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


无独有偶,11月5日,基金老将、中银基金总经理李道滨也因个人原因离职,中银基金董事长章砚代任总经理一职。


李道滨系销售条线出身,在嘉实基金一路升至副总之后,转战中银基金担任总经理接近10年时间。其任职期间,创造了不少业内“神话”:2006年发行的嘉实策略混合基金首发规模突破400亿元,创下公募基金首发规模新纪录;他当年还首创老基金分红拆分、净值归一的营销方案,推动公募基金营销创新。在中银基金期间,他也将中银基金规模排名从行业中游水平一度带入行业前十。


事实上,大型公募机构的基金高管变更,由于可能影响到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业务方向,要更为引发市场关注。年内,高阳担任博时基金总经理;赵桂才新晋工银瑞信基金董事长,高翀担任总经理;韩歆毅成为天弘基金董事长、王小青升任招商基金董事长、周兵履新长盛基金总经理等,一系列高管人士变动,都曾一度引发市场关注。


多因素致行业高管变动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年内公募基金行业高管(含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督察长、首席信息官)变更已有392人,其中涉及董事长84人、总经理111人。公募基金行业再现换帅潮。


公募高管变更一般有以下情况:一是公司股权变更,控股股东更换,或导致股东和管理团队目标不够匹配,原管理团队不适应就会离职;二是近年来基金头部效应明显,中小公司和新公司由于缺乏渠道积累、股东资源和品牌效应,公司管理考核指标不够突出;三是部分基金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加强对同行业高管和核心投研人才的吸引;四是部分高管任期届满,到了退休年龄等因素,也会导致高管变更增多。


对于年末高管人员加剧流动的原因,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认为,可能与部分公募基金高管离职创业这一因素有关。另外,由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公募基金管理压力明显提升,高管压力大或也是加速人员流动的原因之一。


进一步而言,由于基金行业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基金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都是职业经理人,他们的跳槽、奔私、创业等行为,也都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较好职业选择。


比如,此前历任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恒越基金总经理的毕国强“现身”一家名为上海安新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这也是他在阔别资管行业2年多时间后,重返基金江湖。


除毕国强之外,也有部分投研人士加入“公奔私”队伍或是另立门户,其中包括原长安基金权益投资总监顾晓飞、原海富通副总裁兼投资总监陈洪。


此外,从近年来重要公募高管的职业走向看,部分高管赴任银行理财子公司,有的基金行业内部跳槽,有的去了券商或外资资管,大资管时代的高端人才争夺战方兴未艾。


汇成基金董事长王伟刚就表示,公募基金以其专业化投资、严格的风险控制、稳健的投资业绩得到个人投资者以及机构投资人的高度认同。随着国家大力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募基金的研究投资优势将更进一步凸显。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公募基金在居民和机构资产配置中的比例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仍然处于高速成长期。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三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65.87万亿元。


其中,公募基金规模23.90万亿元,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8.64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7.52万亿元,基金公司管理的养老金规模3.73万亿元,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约3175亿元,私募基金规模19.65万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规模2.28万亿元。


(编辑:许楠楠)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