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北京: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1%

北京: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1%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1-12-27    浏览次数:

2021-12-27              中工网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本市生源应届毕业生就业率96.1% 出台制度设计力避“灰犀牛”“黑天鹅”(引题)


北京经济如何体现“稳”(主题)


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李佳 朱开云 程婕


编者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给出了透彻的分析,对新发展阶段下,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给出了系统化的顶层设计。


从今天起,北京青年报陆续推出年终专稿,报道全市上下力争“早”字,为争取明年开门红而进行的一系列生动实践。


稳字当头、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中央经济工作会传递出的重要信号。稳就业、稳市场、稳金融……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稳”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义。


本市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


就业率达到96.1%


“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是“兜住社会民生底线”的肯綮所在。为此,本市创新“一抓三保五强化”的制度安排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所谓“一抓”,即抓实一项机制,坚持把就业工作机制建设作为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抓手,全面统筹就业工作、全面监测就业形势、全面强化就业服务。“三保”指的是北京市将更多的关注倾注在重点群体、重点企业、重点领域发展上。


在重点群体方面,针对高校毕业生,深入挖掘各领域就业资源,依托北京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供需信息互通互认、精准匹配。目前,本市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1%。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板孵化培育基地,形成“政府+市场+园区+高校”全链条服务机制。目前,大学生创业板展示企业数量累计达到196家,注册资本累计达到13.8亿元。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大力支持新业态劳动者就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规模,强化“一对一”精细化就业援助,确保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切实托住了就业底线。今年已累计帮扶城乡困难人员就业15.46万人。


取消毕业生入职重复体检


降低企业招聘成本


在重点企业方面,将更多的帮扶给予了中小微企业,包括延续实施失业保险返还、以工代训扩围等援企稳岗政策。通过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综合性举措,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加快恢复生产经营,更好稳定就业。据统计,截至10月底,本市累计核准发放补贴资金70.91亿元、惠及823.2万人次。市人社局负责人举例称,如华天集团受到新冠疫情冲击较大,近两年来已享受失业保险费返还资金16.44万元,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65.45万元,精准支持临时性岗位补贴2.77万元,以工代训培训补贴134.32万元。


重点领域方面,则制定实施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逐步聚合政策服务资源和市场化服务资源,形成创业培训、融资支持、孵化基地、成果转化等全链条创业服务。截至10月底,新增参保创业单位5.34万户,带动就业岗位26.95万个。


此外,为给劳动者营造公平公正、和谐有序的就业环境,北京市还推出包括强化政策系统性、强化服务便利性、强化培训实效性、强化市场主导性、强化执法针对性的五大支撑性举措。其中,打破部门职能限制,取消毕业生入职重复体检,实现结果互认,取消非公单位接收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字盖章环节。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今年预计招聘480名高校毕业生。按照惯例,该公司一直将集中组织毕业生入职体检作为校园招聘的必备环节,而上述政策发布后,公司立即根据要求修改了入职流程,北汽福田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表示,入职体检是企业招聘成本中的一项重要支出。这一政策的出台,既减轻了毕业生负担,也降低了企业招聘成本。


今年前11个月


全市总消费同比增长13.1%


除了稳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也是当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随着北京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一系列微观政策正在激发着市场活力。


7月19日,国务院批准北京等5个城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以来,北京市率先印发《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全面推出“10个专项+17个区域”配套实施方案,形成“1+10+17”实施方案体系。


实施方案包括消费品牌矩阵逐步优化,前三季度吸引696家首店落地北京,是去年全年落地总量的3.8倍;便民消费供给水平不断提升,今年精准补建、提升各类基本便民商业网点612个,基本实现全市社区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全覆盖,平均每百万人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数量由去年的282个提高到310个。各项工作带动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现了高质量起步,1-11月全市总消费、服务消费、社零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3.1%、15.5%和10.4%。


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给上,据市商务局介绍,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本市各大商超均加大了货源组织,米面粮油等重点商品备货量较平时增加2倍左右。市内10家主要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的粮油日均销售稳定,商业库存充足;鸡蛋供应货源充足,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企业商业库存保持稳定;全市蔬菜上市总量日均保持在2.2万吨,货源充足,价格平稳。对于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两节”本市将在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切实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确保节日市场平衡。


本市住房市场


首次禁止“长收短付”


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又是如何坚持房住不炒、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的呢?北青报记者从市住建委等相关部门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建设筹集政策性住房55067套,完成全年任务的110%;竣工政策性住房80697套,完成全年任务的101%。截至2021年10月,北京市场租房补贴当月发放户数为24275户,新增市场租房补贴户数为7745户,全面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同时,本市支持发展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鼓励存量闲置商业、办公楼宇等改造为租赁型宿舍或公寓。这些举措为北京房地产市场以及房屋租赁市场的稳定打下了基础。


此外,8月24日,《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对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维护住房租赁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北京印发实施长租公寓监管新规。对风险较大的长租公寓进行强监管。首次明确限制租赁企业“资金池”,禁止“长收短付”,严控“租金贷”拨付对象,承租人申请的“租金贷”资金不得拨付给住房租赁企业,只能拨付给个人,住房租赁企业向承租人预收的租金数额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月租金。


化解金融风险


北京紧跟制度设计


为了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既防“灰犀牛”又防“黑天鹅”,北京于日前出台了《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从制度设计层面给出了稳金融的“钥匙”。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根据条例,如果地方金融组织经营活动存在重大金融风险隐患,且严重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有权采取一系列限制措施,并在必要时向社会提示风险。例如,可以责令其暂停部分业务,或是限制其重大资产处置等。


条例明确,地方金融组织应当制定金融风险应急预案,在发生重大待决诉讼或者仲裁、接受刑事调查、重大负面舆情以及群体性事件等风险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风险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并在24小时内报告情况。一旦形成重大金融风险,有关部门有权适时扣押有关财物,查封有关场所及其设备设施,采取冻结涉案资金、限制相关涉案人员出境等措施。


条例还特别提出设立“双罚”制度。对地方金融组织给予行政处罚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形,同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一定期限的市场禁入。


此外,为了提高监管能力,今年9月,市金融监管局举办加强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专题培训班。市金融监管局机关和事业单位、各区金融办和北京金融法院共70余名干部参加了此次培训。据了解,此次培训是在国务院《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条例》和《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出台的背景下举办的,通过培训促进地方金融系统干部深化认识和理解两个条例,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能力水平,进一步增强依法依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意识,通过加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


责任编辑:姚怡梦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