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8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官方帐号
2010-2022全国整体薪酬增长 Bridge供图
中新网上海12月27日电 (李佳佳)在数字经济转型和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灵活就业群体增大,薪酬亦呈上涨趋势。
近日,Bridge发布的《Bridge2022年薪酬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薪酬预期增长率约为5.28%;数字经济进化,数字化人才薪酬高位运行,复合用工如火如荼,灵活用工群体增大,薪酬亦呈上涨趋势,且高于固定用工薪酬涨幅,预期增长率达7.2%。
疫情使得“共享员工”模式兴起,国家也在扶持新经济形态企业开展灵活就业,企业对用人模式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而就业者对灵活用工的接受度也在逐步提升,与此同时,薪酬部分也明显呈上升趋势,这些都成为复合用工的发展动力。
企业用工模式转变 Bridge供图
具体来看,灵活就业者中如简单划分为知识型和劳动力型,其中以劳动力型灵活就业者居多,占85%,但就薪资涨幅而言,知识型灵活就业者的薪酬涨幅更高,可达到14.3%。因此也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端就业人群,实现新个体就业或者通过兼职的方式拓宽自己的收入。
Bridge调查发现,数字时代企业用工模式相较于工业时代发生了明显变化,例如,企业高层人员中除了CXO外往往出现资深的战略顾问、营销顾问、税务法务顾问等,中层业务相关人员则出现除了自有员工,还有社会化的营销合伙人的现象,甚至营销合伙人人员占比高达五成,同时,可贡献与企业自有业务团队相当的业绩。
Bridge认为,“5G+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将带动“新基建”“元宇宙”相关岗位薪资水平的上涨。与此同时,灵活用工新就业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面对多种用工形态,企业如何高效、科学地管理人才队伍将是接下来各企业研究重点。
国家税务系统的数字化升级,从金税三期的以票控税,到金税四期的以数据控税,以及社保由税务部门作为征收主体后,薪资、社保等结算的合规成为所有企业关注的重点。不难理解的是,数字化技术催生的复合用工形态,复合用工管理系统也将迎来蓬勃发展。
《Bridge2022年薪酬报告》是源于2010年Bridge与《中欧商业评论》合作推出的“中欧-Bridge薪酬指数”,薪酬调研专题组重点甄选了国内五大经济区域26个城市,以及十三大行业,回收超5000份来自人力资源部门的一手数据。调研方式以手机微信调研、移动互联网调研为主,并辅之以E-mail调研、电话调研与实地访谈,通过数理统计和德菲尔法等研究手段,经过多维度组合和联立分析。该报告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提供真实的人才市场变化状况,也为个人职业生涯提供有效指导。
持续两年的新冠疫情给薪酬增长带来影响。调查显示,2022年总体薪酬预期涨幅约5.28%,与2021年相比持续恢复,涨幅低于2019年疫情前水平。2022年有约66.2%企业有涨薪的计划,14.4%冻结调薪计划,1.5%企业采取减薪以应对企业经营挑战。
从薪酬涨幅水平分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互联网和IT行业仍然是人才争夺的重点行业,互联网及IT行业薪资以7.5%的预期涨幅居首。
医疗医药行业以7.3%的涨幅维持高稳定增长的态势,国内老龄化加剧以及疫情尚未完全结束都让医疗医药行业备受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药品集采、医疗器械集采、医保目录更新、药品价格降低等因素,也对大量没有核心研发能力的医药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汽车行业正处于关键的变革期,诸多知名大厂纷纷入局造车行列,采用互联网思维造车,明显拉高汽车行业薪酬。其中与无人驾驶相关人才的年薪涨幅在20%以上,尤为稀缺的博士生年薪涨幅在30%左右。
教育行业受“双减”政策影响明显,首次出现负增长,-2.8%。同时,受部分地区房地产政策影响,也使得房地产行业薪酬也表现出非常谨慎的增长3.1%。(完)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