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灵活用工:发展受困于员工质量不稳定与管理困难

灵活用工:发展受困于员工质量不稳定与管理困难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1-12-30    浏览次数:

2021-12-30            金融界


北京富华创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官方帐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来源:南早网


  昨日,RenruiHR(以下简称“RenruiHR”,股份代号6919.HK)在北京发布《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蓝皮书聚焦“多元化用工的效率、灵活性与合规”,对灵活用工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不同灵活用工类型的差异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据了解,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灵活用工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与人瑞人才联合推出的中国灵活用工研究项目第二期,旨在为推动中国灵活用工市场的良性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指引。蓝皮书指出,员工质量不稳定与管理困难是用工企业面临的最为突出的两个问题。



超7成企业灵活用工面临“员工质量不稳定”


  超过七成(72.76%)表示其在灵活用工中面临着“员工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蓝皮书指出,这背后主要有五个原因:


  第一,这与企业的招聘要求有关。用工企业在招聘固定用工的员工时,由于多涉及核心岗位,因此招聘标准也会相应更高;但对于补充性、非核心的灵活岗位,用工企业的招聘标准就会相对更低;


  第二,招聘时第三方机构的吸引力不足,劳动者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和劳务中介的信任度很低,这就限制了应聘人员的质量。实际上,人力资本较高、能力较强的员工往往不会主动选择灵活工作,而是倾向于选择待遇更好、更有保障、发展前景更好的固定工作。


  第三,用工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管理协调存在一定困难,甚至可能出现“大家都管、大家都不管”的情况;


  第四,灵活用工员工与用工企业正式员工存在着明显的身份差异和待遇差异,尤其在社保、四险一金等福利待遇上差别明显,这种差异也使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不足;


  第五,灵活用工人员的流动性较高。而一些岗位的工作需要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提升技能,但员工的短期化导致技能还没有培养起来、人员就流失了。上述原因都导致了员工质量的参差不齐和用工企业生产质量的不稳定。



企业灵活用工遇到的主要问题。数据来源:《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


  在课题组的前期调研过程中,一些短期用工需求突增的企业也表示,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合作确实能够为其分担招聘压力。但由于岗位有一定技能要求和生产经验,第三方招聘的员工质量不稳定且难以在岗位上稳定下来,无法长期培养,也增添了人员流动带来的成本。


  逾36%企业灵活用工遭遇“管理困难”


  36.86%的企业在灵活用工中遇到了“管理困难”的问题。灵活用工中出现管理困难有以下原因:


  第一,灵活用工员工与正式员工之间存在身份上的差异,不同身份员工甚至不同人力资源公司的灵活用工员工群体之间存在协调上的问题;


  第二,灵活用工员工在薪酬福利、发展晋升方面与正式员工有差别,这就导致了企业内部凝聚力不足,灵活用工员工身份认同模糊、组织归属感弱;


  第三,部分灵活用工类型是将业务和人事管理分割开,劳动者需要完成用工企业的业务,但在人事管理上却不受其管控和约束,这就导致了二者的协同性不足。


  第四,由于用工的灵活性带来的不安全感和部分劳动者本身缺乏职业规划,员工流动性较高,因此很难长期在岗位上固定下来,这也给用工企业的管理带来挑战。


  在课题组的前期调研过程中,某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提到,现在在苏南制造业中,已经从“小时工时代”过渡到了“日结工时代”。而日结的形式将用工的灵活性推向一个新高度,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用工极度不稳定,劳动者流动过快,生产技术很难沉淀下来,管理协同性更是无从谈起。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