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1 36氪
对互联网行业来说, 2021年仍旧是不寻常的一年。毋庸置疑的是,疫情的长尾影响还在持续,不少互联网头部企业人才战略的调整还未完成,身处其中的从业者也在陪着这个行业经历着历史性的一刻。1月10日, Lagou发布《2021年互联网人才招聘白皮书》,解读2021年度的互联网行业人才变化和趋势。
在线教育招聘缩水过半,人才流向游戏、人工智能行业
2021年5月“双减”政策落地对K12教育机构影响严重。
从6月起,在线教育整体行业的招聘需求开始下降,9月降幅已达63%
通过对教育行业流出人才的跟踪调研发现,相关人才对游戏、人工智能服务及电商平台等行业更感兴趣。然而,仍有7.4%的教育行业人才选择继续留在教育行业,但其中仅21.3%对K12培训感兴趣,大部分则选择了职业技能培训、成人培训、素质教育培训等领域。
有80%的教育从业者转行
互联网人才被动流通,求职、招聘两头难
Lagou招聘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9月互联网企业发布职位数较前一年同期皆有提升。2021年春节时间在2月中,2月增长趋势较1、3两月放缓。3月份进入到招聘高峰期,需求量增速高达94%,后续需求增速进入平缓期,截止8月份需求量增速仍维持在40%左右。后疫情时期,互联网行业快速复苏,高速发展,互联网企业招聘需求也进入快速复苏的阶段。
企业发布岗位数量增加
从2021年全年供需比变化趋势上来看,曲线与人才活跃度变化趋势一致,呈上升趋势,但是超过70%的HR觉得“今年招聘比去年更难了”。而针对互联网人认为跳槽薪酬涨幅预期的调研显示,35.38%的求职者认为涨幅20%~30%较为合理。超过70%的人认为至少要涨薪20%才值得跳槽,仅有3.3%的求职者可以接受10%以下的涨薪。可见,供需比虽然同步上升,但招人更难。
招人更难了
同时,求职者心态也相对悲观,近半数离职者认为当前求职面临困难,其中40岁以上互联网人超六成认为求职困难。而近半数求职者最近一份工作的在职时长超1年,约88%则超过2年,越成熟的人才越趋于稳定。
两级分化严重
大厂“门庭若市”,小厂“门可罗雀”
根据用户的投递意向来看,互联网人更偏好2000人以上的大规模企业,但仍有40%的求职者选择500-2000人、150-500人的中型企业,少于15人的初创企业仅有2.7%的求职者会考虑。大厂“门庭若市”,小厂“门可罗雀”。
调研还显示,85.4%的互联网人认为平台够大或薪酬足够的情况下,可以接受上班时长超过国家规定时间的非正常工作制。
还是想去大厂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