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2021青年就业与职业规划:应届毕业生就业心态倾向求稳

2021青年就业与职业规划:应届毕业生就业心态倾向求稳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2-01-13    浏览次数:

2022-01-13            天目新闻


天目新闻 见习记者 应悦


近日,依据对19—30岁青年群体的调查研究,人民网人民数据研究院联合环球青藤发布了《2021青年就业与职业规划报告》。据报告显示,目前,青年所处的就业环境与就业趋势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整体而言,青年群体就业基本盘较为稳定。后疫情时代,青年就业“求稳”,“慢就业”趋势有所上升,职业教育成为青年抵御失业风险的重要抓手。超八成19—30岁的青年已就业,其中27.6%的青年拥有2份及以上的工作。


青年就业心态倾向求稳 金融、互联网为就业热门领域


报告显示,在今年的应届生毕业群体中,有68.1%的青年倾向于选择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31.9%的青年倾向于选择民营企业性质单位。其中,青年就业的热门职业包括财务金融、互联网运营、互联网产品、互联网技术、市场、传媒等。应届毕业生增多,疫情常态化,都增加了青年群体找工作的难度,求稳心态普遍。


据国考数据展示,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共有77.8万人提交报名申请,同比去年增长超20万人,平均竞争比为19∶1,最热门的岗位竞争比达2016∶1。


“我选择事业单位有一部分原因是求稳,觉得待遇还不错,专业也对口。”经统一事业单位笔试面试后进入传媒事业单位工作的谢同学告诉记者。


岗位竞争压力大 青年就业面临多重困扰


报告指出,不足两成青年认为岗位供应充足。岗位的竞争压力大,青年就业面临多方面的困扰。


其中,57.9%的青年认为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是困扰青年就业的重要因素。“我们这个专业(电气工程),基本都找电力公司相关岗位,工作和专业是相关的,但由于缺少经验,基本是单位选择我们,而不是我们选择单位。”去年刚毕业的吴同学告诉记者。


此外,因为缺少职业规划、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而产生就业困扰的占比分别达到52.5%和49.5%。就业信息不足、缺乏社会关系、就业歧视导致不公平竞争、受到就业政策的限制也成为青年群体就业面临的主要困扰。“就业单位的招聘要求太高,对毕业院校有要求限制。”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丁同学告诉记者。


副业、新职业或增加就业机会


从青年从事的职业数量来看,27.6%的青年拥有2份及以上的工作,“斜杠青年”占比超过1/4。其中,9.8%的青年从事2份工作,17.8%的青年从事的工作数量在3份及以上。自媒体成青年开展副业的热门选择。


今年应届毕业生王小姐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她本科是英语专业,现在在一家医药公司上班做行政工作。“专业完全不对口,但是暑假的时候正好看到现在公司的招聘信息,比较心动就去面试了。”但是王小姐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社交媒体的up主,“有副业是因为旅游的时候看到朋友在拍短视频vlog记录旅游过程,然后上传到社交媒体,我觉得很有意义,所以旅游回来后我也开始拍vlog。”王小姐开展自媒体的副业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她说:“真正支持我拍下去的动力是别人的关注和一些积极的评论。”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零工经济、众包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就业方式降低就业门槛,为“两栖”“斜杠”青年提供了便利条件。清研智库联合南京大学紫金传媒研究院发布的《两栖青年生活及金融需求》研究报告显示,全国“两栖青年”(同时兼顾两种不同职业的人)人数已经达到7000多万。此外,数字技术跨场景、跨时间、跨区域的数字化触点,打破工作岗位对时空的限制,提升了从业者的就业灵活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


此外,在新兴职业方面,报告显示22.2%的青年对人工智能训练师感兴趣,21.5%的青年对全媒体运营师感兴趣,青年还偏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域的新职业,这些新职业的出现也增加了就业的机会。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