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00后:成暑假工主力 一二线城市日薪过百

00后:成暑假工主力 一二线城市日薪过百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9-08-30    浏览次数:

2019年08月30日                    中国青年报   


  每年6~8月,是灵活用工市场最活跃的时期。一边夏季消费需求大幅提升,很多企业增加了阶段性用工需求;另一边,成千上万的学生在暑假有了大量可支配时间,涌入人力资源市场。


  日前,一站式灵活用工平台——“JIANZHIMAO”发布了《2019暑假职场生存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调取平台2600万用户数据,数读暑假工生存现状,解读当代95后、00后初涉职场“升职记”中的酸甜苦辣。


  兼职月入可超全职白领 也因压力而焦虑


  报告显示,暑假工主力集中在95后、00后群体。16岁~22岁的暑假工占整体从业人员的83%,他们中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


  从薪资待遇来看,一、二线城市的暑假工均薪远超三、四线城市,整体平均日薪在110元左右。其中,平均日薪在“100~120元”的占比最高,按照平均薪资计算,暑假兼职月入甚至可能超过部分应届生全职白领。对一些大学生来说,一个月打工挣的钱就足够给自己买一部手机。


  数据显示,“职业技能”“餐饮服务”“实习”是年轻人选择最集中的3个从业方向。年龄稍长的95后,更愿意选择高成长性的岗位,更倾向于脑力劳动;而作为“职场小白”的00后则“来者不拒”,对于户外作业、劳动输出型岗位亦可接受,他们愿意在苦与累中历练自己,更期望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


  职场初体验后,很多大学生发现,现实与期望存在一定落差,预备职场的生活并非想象中那么轻松,大部分人入职后意识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技能、经验的匮乏”是其面临的最直接的窘境,难以适应的高压工作环境,也令他们备感焦虑。


  其中,95后感受到的就业压力更明显,他们注重成长与规划,即使是兼职也希望能为自己增益镀金。而一般的暑期工岗位,难以达到他们的期待。


  暑期打工最高发的五类骗局


  调查还发现,对大学生而言,在假期打工的经历中,最让他们担忧的并不是工作累不累、薪酬有多高,而是担心自己被虚假招聘信息忽悠。


  这是眼下不容忽视的现实,社会上各类大学生兼职机构良莠不齐,总有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不仅没挣到钱,反而“被交钱”,甚至背上沉重的“债务”。报告通过大数据分析,搜集了最高发的几类兼职骗局。


  第一类——高薪兼职


  大学生陈敏祺在网上找到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兼职机会:只需下载一款语音软件,进入直播间听在线发布的工作内容,根据这些内容填写表格,即可获得每小时100元的报酬。


  她被要求先交200多元的押金,后又以工号费、软件费、退款费等名目,被索要了近2000元,最后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这类标榜着高薪、日结、手机可操作的在线兼职,或者其他工作内容简单、薪酬却很丰厚的推销工作,大多是骗局。诈骗团伙通过这些噱头引诱兼职人员前来应聘,之后便以保证保密文稿不外泄、确认合作资质等借口,要求应聘者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押金。而应聘者缴纳押金之后,骗子往往跑路消失,被骗的钱财也难以追回。


  第二类——网络刷单


  大二学生刘颖曾在一个兼职网站上看到一个大量招聘冲量办卡人员的工作,4小时就能挣300元。当时接待她的工作人员说,让她办理的是“白卡”,一个星期后会自动注销,不产生任何费用。高薪诱惑下,刘颖与另外两名兼职同学一起,很快就办理好10张电话卡。


  然而不久前,有两家运营商通知她,说她名下的电话卡虽然注销了,但欠费并未处理。经查询,一张卡的欠费及滞纳金高达4000多元,而另一张则需要还款3300多元。尽管她一次次向兼职网站投诉,但3个月过去了,依旧没有得到答复。


  这类时下网络盛行的刷单兼职骗局,利用了学生想挣钱又不想外出奔波的心理,以轻松方便的幌子吸引兼职学生。骗子们会让用户用小金额刷单,通过一定甜头建立起信任。时机成熟后,骗子就会让用户进行高额刷单,并承诺返利丰厚。一旦得手,骗子就销声匿迹,让兼职学生为之埋单。


  第三类——收费培训


  部分公司在招聘人员时,要求兼职人员参与岗前培训,假借培训名义收取培训费,并故意延长培训时间,按天数收取培训费,而兼职真正上岗时间少于培训时间,薪酬远低于上缴的培训费,甚至还有黑中介收完培训费就直接卷钱消失。


  第四类——入会办卡


  有些诈骗公司通过发布多种类型的岗位,吸引兼职人员前去报名,后又以岗位已经招满为由,忽悠学生办卡成为会员,可掌握更多最新兼职信息,快速获得优质兼职,承诺找不到工作即可退款,以此为借口骗取会员费。而最后学生获得的多是低薪又辛苦的岗位,骗子则收款后消失不见。


  第五类——兼职代理


  微信群、QQ群等渠道招聘有很大一部分是兼职骗局,骗子通过高校群发布诸如代理、刷单、打字员等招聘信息,许诺高薪和高福利待遇,推荐各种三无化妆品、面膜、保健品代理岗位,只要缴纳一定金额就能成为代理。也有的是团伙作案,谎称自身是商家需要进货,让兼职人员以此高额购入大量商品,然后便无踪影,而兼职人员则花高价购买了一大堆无用商品,有人甚至被骗了数万元。


  “活少钱多”的轻松“暴富”机会多数有猫儿腻


  利用暑假到社会上进行兼职,对青少年而言是难得的锻炼机会,但寻找兼职的时候不能“一头热”,必须冷静分析,谨防兼职骗局。


  报告同时发布了防骗指南,提醒兼职大学生首先要选择正规求职渠道。


  不要随意从如社交软件或网络广告电话、刷单兼职群等各类无保障的渠道上选择工作。正规中介应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都能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上查询。确定兼职时要和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协议,看清楚工作时间和工资支付方式等,同时注意留下凭证。


  防骗指南中提到,那些不需要专业技能,又自由轻松“暴富”的兼职大都藏有猫儿腻。骗子为了博取信任,通常会让兼职人员先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然后才慢慢提出各种收费项目。而正规的兼职一般不会提前收费,因此在面对“交钱”“抵押个人身份证”等要求的时候,应多留心。


  (本文案例中的人物均为化名)


  本报天津8月29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胡春艳


(责任编辑:孙丹)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