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爱国心:94.1%受访者有过爱国心爆棚的超“燃”时刻

爱国心:94.1%受访者有过爱国心爆棚的超“燃”时刻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9-09-27    浏览次数:

2019年09月267日                       中国青年报 

      

  94.1%受访者都有过爱国心爆棚的超“燃”时刻


  受访者表示在观看阅兵和看到奥运会上国旗升起等时候会很“燃”


  当下,一种充满正能量的“燃文化”正在青年中流行。“燃文化”所呈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和热血的状态,包含了主动进取、热情踊跃、乐观果敢、追求梦想等含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股“燃文化”与青年的爱国热情碰撞出了无数的超燃时刻,各地青年纷纷组织爱国活动表白祖国,快闪、大合唱、与国旗合影……一场又一场的活动中,见证的是一颗颗炽热的爱国心。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于国庆节前夕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1%的受访者有过爱国心爆棚的超“燃”时刻,观看阅兵(62.7%)和看到奥运会上国旗升起(64.8%)最能让受访者“燃”起来。


  94.1%受访者有过爱国心爆棚的超“燃”时刻


  在某民营企业工作的90后尹胜男说,“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的发言视频,就让我觉得很‘燃’。他发言的内容、气场以及发言的逻辑都十分吸引我,让我感到热血沸腾。我发自内心地为我们强大的祖国而骄傲”。


  调查中,94.1%的受访者有过爱国心爆棚的超“燃”时刻。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的沈金忠是一位40后,他表示在看到国家各种发展成就时会觉得特别“燃”。“在军事上,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在科学技术方面,让我感到激动的,一是大飞机的研制成功,二是航天技术的发展”。


  1979年出生的高中数学教师于含芬经常有爱国心沸腾的感觉。比如跟学生们一块儿升国旗的时候,和学生们出去参加社会实践的时候。“我们现在团员、党员社会实践特别多,在活动中,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希望国家变得更好,人们老有所依、幼有所养、鳏寡孤独病残者皆有所养”。


  受访者观看阅兵和看到奥运会上国旗升起会很“燃”


  70后工人徐海慧是个体育迷,他说,当中国运动员站上领奖台,升五星红旗奏国歌时,他会感到特别“燃”,“在我看来,运动员获奖夺冠代表祖国的强大和人民的团结。全世界各国的观众都在聆听我国的国歌,作为中国人会感到很自豪”。


  受访者表示,在观看阅兵(62.7%)和看到奥运会上国旗升起(64.8%)的时候,自己会超“燃”。


  “2000年悉尼奥运会,孔令辉战胜瓦尔德内尔获得男子单打金牌,最让我难忘和激动。”徐海慧说,瓦尔德内尔实力很强,他是乒乓球界堪称伟大的运动员,而孔令辉对他负多胜少。后来孔令辉通过刻苦训练,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当时家里还没有电视机,我在亲戚家里看了现场直播,我一会儿振臂高呼,一会儿紧张得不敢看,最后两人打满5局,决胜局孔令辉以21∶13胜出,当最后一个球落地时,我看到瓦尔德内尔的眼圈红了,而孔令辉则兴奋地举起双臂,亲吻着胸前的国旗,一下扑到主教练蔡振华的怀里,我们都激动得哭了。那时候我深切感受到了我国运动健儿顽强拚搏、为国争光的精神”。


  调查显示,万人合唱爱国歌曲(54.1%)、天安门广场看升旗(51.4%)、看爱国电影(46.4%)也是很多受访者的超“燃”时刻。


  此外,让大家比较“燃”的时刻还有:参观爱国纪念场馆时(29.3%)、知道有些势力使劲卡压或遏制我国时(28.3%)、参加快闪等爱国活动时(24.5%)等。


  拥有一颗超“燃”的爱国心之后,应该如何践行爱国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来金指出,爱国是当下青年的共同特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国家所有个体共同努力。“年轻人一方面应做好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迎难而上,不断提升自己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能做有损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事,不崇洋媚外,把爱国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作为老师,要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还应注重‘以德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于含芬认为。


  “此外,我希望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今年,我们这里的高中开始采用全国通用的新教材了,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新教材在探究、探索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在基础教育领域响应国家对于创新的号召。”于含芬说。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3%,90后占30.4%,80后占47.7%,70后占15.5%,60后占4.5%。(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徐晨)


【责任编辑:曾沁】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