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京沪高铁:员工仅67名人均管理27亿资产 前三季职工薪酬2214万

京沪高铁:员工仅67名人均管理27亿资产 前三季职工薪酬2214万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9-10-28    浏览次数:

2019年10月28日                     中财网


  号称中国最赚钱的铁路——京沪高铁冲刺上市。


  近日,京沪高铁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说明书对外披露。2019年前三季,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收入250.01亿元,实现净利润95.19亿元。


据记者发现,巨额盈利之下,京沪高铁的员工数量却极少。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沪高铁总资产规模为1870.79亿元,员工人数67人(含借调人员),人均管理资产规模27.92亿元。


据记者获悉,之所以出现这一为公众所不知的“罕见”情况,其实原因在于京沪高铁背后有一个极强的支持力量,即国铁集团及其下属各大铁路局。在此基础上,京沪高铁实施了委托运输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铁路局在人员、设备、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减少公司自行组建队伍带来的各种问题,降低运营成本。”


  67名员工

  10月25日晚间,京沪高铁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说明书披露。


  2019年前三季,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收入250.01亿元,实现净利润95.19亿元,而京沪高铁的实控人国铁集团在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05亿元。


  记者梳理招股书发现,在京沪高铁67名员工中,人数最多的是技术人员,共37名,占比50.22%,其次是23名管理人员,占比34.33%。公司还有7名财务人员,占比10.45%。


  在上述67名员工中,年龄在51岁以上的人群最多,达到35人,占比52.24%,公司另有41岁-50岁的23名员工,占比34.33%,有31岁-40岁的9名员工。占比13.43%。67名员工中,大学本科43人、专科及以下13人、研究生及以上11人。


  目前京沪高铁的员工数量几乎是近年来最低水平。


  招股书披露,2016年-2018年底,京沪高铁员工数量分别为80名、77名、72名,借调人员数量分别为29人、28人、28人。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沪高铁员工数量为67名,借调人数为25人。


  京沪高铁表示,公司正在对借调人员进行清理,对需要留用的员工签署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关系。


  2016年时,京沪高铁应付职工薪酬尚为33.51万元,2017年就增至34.34万元,2018年为41.81万元,2019年9月30日为43.83万元。


  京沪高铁表示,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应付职工薪酬主要为代扣代缴的社会保险费,应付职工薪酬占总负债的比例分别为0.0008%、0.0010%、0.0015%和0.0016%,占比较低。


  近年来,京沪高铁的管理费用时增时降,职工薪酬基本保持增长。


  2016年-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京沪高铁管理费用分别为6730.61万元、6350.86万元、6807.77万元和5528.1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26%、0.21%、0.22%和0.22%。京沪高铁管理费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的薪酬、无形资产摊销、租赁费和咨询费等。


  具体到职工薪酬来看,2016年-2018年,京沪高铁的职工薪酬分别为3545.53万元、3598.39万元、3725.03万元,持续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则为2214.53万元。


  揭秘委托运输管理模式

  京沪高铁为什么只有几十名员工?

据记者梳理招股书注意到,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沪高铁总资产规模为1870.79亿元,员工人数67人(含借调人员),人均管理资产规模27.92亿元。本公司人均管理资产规模较大的特点,与采用委托运输管理模式相适应。


  所谓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为铁路系统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工作模式,内容主要包括运输组织管理、运输设施设备管理、运输移动设备管理、运输安全生产管理、铁路用地管理等。


  委托运输管理模式,决定了京沪高铁的业务模式。


  采购方面,目前,京沪高铁对外采购主要包括运输管理服务、纳入铁路清算体系的服务、电力等产 品和服务。


  根据原铁道部《指导意见》,公司将京沪高速铁路委托线路途经的北京局集 团、济南局集团和上海局集团进行运输管理,并在《委托运输费用指导意见》基 础上,与各铁路局对委托运输管理相关费用进行协商并签订委托运输管理合同。


  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公司主要采购的动车组使用服务和高铁运输能力保 障服务价格情况如下:

  动车组使用服务方面的清算单价为,时速 300/350 公里动车组 8.69 元/辆公里,时速 200/250 公里动车组 7.53 元/辆公里。


  高铁运输能力保障服务方面,特一类、特二类繁忙线路所属合资铁路公司,按公司当年运输营业 收入的一定比例向受托运输管理铁路局支付高铁运输能力保障费; 特一类、特二类繁忙线路起始档的清算比例为 2%,以后每增加一 档,清算比例增加 0.5 个百分点;发行人属于高铁繁忙线路特一类 5 档,适用的清算比例为 4%。


  委托运输管理也影响到了京沪高铁的运输生产模式。


  众所周知,铁路运输具有高度集中、大联动的特点,运输生产一般实行集中统一指挥的运输调度组织模式。目前,我国铁路实行国铁集团和铁路局两级运输调度指挥和 专业管理模式,国铁集团是国家铁路运输组织的责任主体,履行国家赋予的铁路 运输统一调度指挥职权;铁路局是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的责任主体,在服从 全路运输集中统一指挥的前提下,充分行使生产经营自主权。


  招股书披露,京沪高铁公司委托沿线铁路局按照国铁集团统一规则编制的列车运行图组织日常运输生产。受托铁路局的基本任务包括:运输组织管理、运输设施设备管 理、运输移动设备管理、运输安全生产管理、铁路用地管理等。京沪高铁公司对 相关铁路局的受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


  根据京沪高铁公司与北京局集团、济南局集团、上海局集团签署的《京沪高铁列车担当协议》,京沪高铁本线上开行的动车组列车由京沪高铁公司担当,并 取得担当收入;京沪高铁跨线开行的动车组列车由其他铁路运输企业担当,并取 得担当收入。


  在担当模式下,公司为乘坐担当列车的旅客提供高铁运输服务并收取票价 款;由铁路局向公司租借动车并提供相应的动车组司机、动车组乘务人员,为公 司担当的列车提供服务,公司向铁路局支付相关动车组使用费及动车组列车服务 费,其中动车组列车服务费包含在委托运输管理费中核算。


  在非担当模式下,其他铁路运输企业担当的列车在京沪高速铁路上运行时, 公司向其提供线路使用、接触网使用等服务并收取相应费用。


  销售模式上,京沪高铁作为铁路运输企业,相关铁路运输业务纳入铁路运输清算体系。


  京沪高铁招股书披露,对于在 京沪高速铁路上开行的非担当列车,公司向开行该列车的其他铁路运输企业提供 线路使用服务、接触网使用服务、车站旅客服务、售票服务、车站上水服务等路 网服务。根据清算体系的相关规定,公司按照国铁集团统计部门统计的销售量及 统一清算单价确定销售金额,并通过国铁集团资金清算中心按月进行结算。


  京沪高铁称,公司采用委托运输管理模式开展高铁客运业务,目前尚无与京沪高铁公司业务相近、模式 相似的可比同行业 A 股上市公司。


  关联采购量大

  从财务上而言,委托运输管理模式客观上导致了京沪高铁存在不少的关联交易。


  报告期内,京沪高铁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874749.84万元、999781.50万元、 1056800.04万元和723879.18万元,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57.76%、62.74%、 64.84%和61.06%。


  京沪高铁表示,委托运输管理可充分发挥铁路局在人员、 设备、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减少公司自行组建队伍带来的各种问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公司的运输质量和效率,也能够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京沪高铁称,若由京沪高铁公司自行组建队伍,则需要筹备较长时间,影响京沪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且安全质量保障能力不足,并可能会造成运营成本和投资金额的增加,不利于提高公司的运输质量和效率。


  大量的关联交易背景下,定价是否公允?

 


  京沪高铁称,公司关联采购的定价方式采用清算定价、全网统一定价和协商定价三种方式。其中,委托运输管理费属于单一来源采购,无非关联方市场价格,京沪高铁公司与受托铁路局通过协商方式确定。若不考虑2019年动车组使用费纳入清算范围对委托运输管理费的影响,报告期内,发行人支付的委托运输管理费金额相对稳定,交易价格具有公允性。


  资料显示,京沪高铁铁路于2008年4月18日全线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正线长1318千米,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也是运输最繁忙、运量增长最迅猛的交通走廊。


  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含本线和跨线)累计开行列车99.19万列,累计发送旅客10.85亿人次。

  .新.京.报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