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大连日报
我市调整工伤保险待遇相关标准 人均每月上调108元
此次待遇调整10月底前完成,并补发符合条件的工伤参保人员2019年1至9月份的待遇增加部分
近日,市人社局发布了《转发关于2019年辽宁省调整工伤保险相关待遇的通知》,决定从2019年1月1日起,对我市工伤人员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三项待遇进行适度调整。这也是我市2004年以来第14次调整工伤保险相关待遇,平均水平位居全省首位。此次待遇调整将惠及3000余人,人均每月上调108元。
本次待遇调整的范围为2018年12月31日前按月领取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伤人员。调整后工伤保险待遇所需资金,已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按本通知规定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所需费用按原渠道支付。此次调整按照保公平、保生活、保同步的原则实施,根据工伤不同等级逐级调整待遇标准,切实提高工伤职工及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水平,让工伤职工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具体调整标准为:
1.调整一至四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每人每月分别增加:一级伤残增加118元,二级伤残增加111元,三级伤残增加105元,四级伤残增加99元。调整后的最低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人员2564元/月,二级伤残人员2428元/月,三级伤残人员2294元/月,四级伤残人员2183元/月。
2.调整工伤人员生活护理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每月增加92元,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每月增加77元,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每月增加64元。调整后的最低生活护理费标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2440元/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2136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1842元/月。
3.调整工亡人员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增加54元,其他亲属每月增加51元。孤寡老人或者孤儿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每月再增加20元。调整后的最低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为:配偶1290元/月,其他供养亲属1240元/月。
同时规定,2018年12月31日前,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的五、六级工伤人员,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增长水平的一定比例进行调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此次待遇调整将于10月底前完成,并补发符合上述条件的工伤参保人员2019年1至9月份的待遇增加部分。(记者于艳新)
【纠错】 责任编辑: 刘舒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