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医药行业:年内超550名高管离职

医药行业:年内超550名高管离职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9-11-19    浏览次数:

2019-11-19                投资者网 


  医药网11月19日讯 前有华润三九,后有东阿阿胶。医药行业怎么了?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高管开始频繁离职。

 

  11月13日,东阿阿胶发布公告称,其近日收到董事长王春城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由于工作内容变动原因,王春城先生申请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职务,同时一并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职后,王春城先生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今年以来,无论是跨国药企,还是国内的知名上市药企,这些公司都开始频繁出现高管离职。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年内有超过550名高管离职,而辞职原因主要为工作调整、个人原因等。

 

  一时之间,他们为何离开自己的岗位,离职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都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552名高管离职

 

  就在东阿阿胶发布董事长王春城辞职报告之前,华润三九也发布公告称,其公司董事会于10月17日收到副总裁喻明提交的辞职报告,由于工作变动原因,特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喻明辞职后不再在华润三九担任职务,也未持有华润三九股票。

 

  同时,江苏吴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王小刚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总裁(总经理)职务,辞职后还会继续担任公司董事、董事会企业发展与战略投 资委员会委员职务。

 

  这也是医药行业在入冬以来的频繁出现的事件——高管离职。

 

  《投资者网》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从2019年年初到11月13日期间,有552名高管离职。其离职的理由各有千秋,其中除了换届以外,由于个人原因离职的人数高达153人、属于工作调动的74人、辞职的有38人,正常退休的有21人。

 

  再看今年以来的数据不难发现,医药类上市公司的高管离职除了3月份以外,其余月份的离职人数都是居高不下。具体来看,5月份的离职人数最多,高达110人;4月、8月和9月的人数超50人,其中4月份的离职人数为69人。

 

  在这些高管当中,也有一些高管职务是独立董事、监事、股东代表监事等职务。从今年年初到11月13日期间,作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也有184人离职。具体数据显示,其中总经理兼董事长有29人离职、副总经理兼其他管理要职的有104人、董事会秘书有29人和22个财务总监及负责人。同时,在这些高管里,硕士居多208人;本科学历的次之,183人;博士的有71人。

 

  其实,每个人离职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理由,这些离职高管当中因个人原因离职的居多,这恰恰也是最引投资者关注的原因。这些所谓的“个人原因”里,到底都是什么原因?

 

  一切皆归于“4+7”?

 

  有业内人士称,“从某些方面看,有些企业高管的变动或许与“4+7”带量采购(即:由4个直辖市和7个省会或计划单列市参与的药品集中采购。其中,带量采购可以理解为大型“团购”,明确采购量,低价者中标,带量采购可以通过企业间的市场化竞价,起到以量换价的作用,降低采购药品的价格。)全国扩围落地有关,毕竟目前已经到了医药产业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这段时间人事变动、架构调整自然也变得更为频繁。”

 

  如此频繁的高管离职现象,也波及到一些外资药企。辉瑞普强中国区总经理吴锋已经确定离任,要知道吴锋已经在辉瑞工作了22个年头,期间从未跳槽,曾担任过包括中国心脑血管业务、抗感染业务和商务运营部门的负责人等一系列重要的职务。

 

  对于吴锋的离职,业内认为可能与公司的业绩下滑有关。根据辉瑞普强发布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辉瑞普强近期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并不乐观,业务出现了7%的下滑。公司还在半年报中表示:“普强在中国运营下降主要是由于2019年三月在某些城市落地的带量采购项目,对立普妥和络活喜销量预期产生的不利影响。”

 

  据了解,在“4+7”带量采购之后,有多家药企开始对自家公司的销售人员进行裁撤,这其中就包括北京嘉林药业和和跨国药企赛诺菲,目前赛诺菲已在解散波立维的医学团队以及销售团队,其中有部分人员已分流到其他团队;北京嘉林药业因其产品在“4+7”扩围中掉标,开始辞退公司营销人员。

 

  事实上,受今年新版医保目录的出台以及“4+7”带量采购扩围影响,今年被业界认为创新药品将迎来大爆发的元年,从业界知名药企,如石药集团、恒瑞医药、正大天晴等转向创新药、高端仿制药的的反应来看,创新药将成为新研发方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各企业之间人员变动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变动也就非常值得关注。

 

  有医药行业的从业人士告诉《投资者网》,现在医药行业的创新企业越来越多,很多大企业的高管离职都会选择去创业、或者创新型企业,国家对于新药研发的扶持政策也愈发明确,大量的人才需求就开始呈现出来,研发、商业化、准入等均是如此。

 

  也有医药业内人士表示,本次药企是进行人事及战略架构调整,但这背后更多的是产业格局的剧烈变动以及市场格局的重新塑造,而中国市场在“4+7”带量采购等政策下引发的一系列变革,都将重塑中国医药行业。(思维财经出品)■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