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手机扫码:88.7%受访者扫码时关注个人信息安全

手机扫码:88.7%受访者扫码时关注个人信息安全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9-12-19    浏览次数:

2019-12-19                     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67.5%受访者建议对扫码后的跳转链接保持警惕


  88.7%受访者扫码时关注个人信息安全


  扫码已经成为人们支付、点餐、获取内容的常见方式。但用户扫码之后往往会被要求授权获取个人信息,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你在扫码时会注意个人信息安全吗?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8.7%的受访者在扫码时会注意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扫码时,67.4%的受访者曾被强制关注商家微信公众号,58.2%的受访者曾被要求授权获取个人头像、微信号等信息。防范扫码中存在的风险,67.5%的受访者建议对扫码后的跳转链接保持警惕,57.4%的受访者建议非必要情况下不进行扫码注册。


  常住北京的崔佳(化名)经常使用手机扫码功能,“现在买个水果、买个菜,都可以扫码支付,在饭店点餐或者关注服务类公众号,往往也需要扫码”。崔佳认为,扫码点餐比较方便,不用等服务员过来,也不用服务员等着顾客点完。“但是扫码涉及个人信息安全,我还是会比较谨慎的”。


  调查显示,67.5%的受访者平时生活中经常使用手机扫码,30.3%的受访者偶尔使用,2.3%的受访者基本不使用。


  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张铠(化名)经常使用手机扫码付款或认证。“我会在意这个过程的个人信息保护,比如扫码后被要求授权对方获取账号基本信息,我有时会拒绝登录和注册”。


  调查显示,88.7%的受访者在扫码时会注意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张铠说,获取头像、账号基本信息,是扫码关注公众号时常遇到的要求。“一些程序,不提供这些信息根本就用不了,甚至还会要求获取位置信息权限、设备信息权限、储存权限和相机麦克风权限”。


  调查显示,日常扫码时,67.4%的受访者曾被强制关注商家微信公众号,58.2%的受访者曾被要求授权获取个人头像、微信号等信息,50.1%的受访者曾被要求填写手机等个人资料。


  崔佳告诉记者,以上情况她都遇到过。“有时朋友找我帮忙投票,我就不得不扫码关注相关公众号,然后经常被要求填写手机号,一些公众号还会获取我的地理位置”。


  手机扫码会存在哪些风险?72.9%的受访者担心扫码时被要求授权获取个人身份、地理信息,会泄露个人信息,53.7%的受访者担心二维码跳转后会存在带有病毒的链接,51.7%的受访者担心静态条码被不法分子调包,35.6%的受访者担心罚单等收款二维码被伪造,31.4%的受访者担心二维码被嵌入木马,扫码后被盗刷账户资金。


  崔佳说,扫码支付的时候,如果商家给的二维码有风险,就会发生信息泄露的情况。“我把大部分的钱存在卡里,而不会放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平时我也会比较谨慎,一般不会开通指纹支付、免密支付等”。


  崔佳认为,随着手机、网络、扫码越来越普及,人们有时是在用自己的信息换取暂时的方便,但是我们在一些情况下是可以拒绝的,“比如点餐的时候如果不想让这个公众号获取我的信息,我就会直接找服务员点餐”。


  防范扫码带来的风险,67.5%的受访者建议对扫码后的跳转链接保持警惕,57.4%的受访者建议非必要情况下不进行扫码注册,47.1%的受访者建议及时使用手机中的杀毒软件进行定期清理,44.2%的受访者建议仔细核对商户的静态二维码,34.8%的受访者提醒不被小礼品诱惑扫码注册,20.4%的受访者建议在使用后及时取消关注公众号或卸载App。


  张铠会尽量拒绝手机号、位置信息等的授权,“但是一些App和小程序我不能不用,也不能脱离网络”。


  张铠认为,不浏览恶意网站、从正规渠道下载App、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杀毒等,都可以帮助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调查显示,90.6%的受访者会有意识地学习个人信息保护知识。


  崔佳认为,个人主要还是要提高警惕,转账时注意核对信息,如果不是必要的App,就不要下载,避免提供自己的手机号码。如果是必要的App,用过之后要及时清理干净,授权方面要注意限度,避免不经意间给对方获取无关信息的权限。


  受访者中,00后占1.5% ,90后占30.0%,80后占53.0%,70后占11.3%,60后占3.6%。(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矫芳)


【纠错】 责任编辑: 周楚卿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