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18

18-35周岁青年:57.0%受访青年坦言自己容易待在“舒适区”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9-12-26    浏览次数:

2019年12月26日                     中国青年报


  “舒适区”会不会坑了你

  57.0%受访青年坦言自己容易待在“舒适区”


  “明天开始行动也不迟” “放纵自己一次没什么”“下次一定严格要求自己”……一些年轻人感叹,由于缺乏行动力,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以至于年初满满当当的计划表,年末时一看,完成的项目屈指可数。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977名18-35周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5.2%的受访青年坦言自己爱拖延,总想着“明天再行动”。57.0%的受访青年坦言自己容易待在“舒适区”,不想跳出来。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青年中,13.7%为在校学生,85.0%为职场人士。


  65.2%的受访青年坦言自己爱拖延


  上海某高校园林专业大四学生徐静(化名)说,因为暴饮暴食,她整个人胖了不少,所以她从年初就下决心,晚饭一定要少吃。“但到了饭点,路过食堂,闻见饭香味,我总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告诉自己今天多吃一点也没关系,最后一年下来,体重一点都没减”。


  28岁的四川宜宾公务员赵威(化名)告诉记者,他一直计划着过健康阳光的生活,每天下班回家后自己做晚饭,可从没坚持下来。“我总是很难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愿意面对可能出现的挫折和困难。所谓‘万事开头难’,第一步迈出去太难了”。


  缺乏行动力,具体有哪些表现?调查中,65.2%的受访青年坦言自己爱拖延,总想着“明天再行动”;52.4%的受访青年觉得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各种借口;50.3%的受访青年认为随意立各种目标也是缺乏行动力的表现。


  57.0%的受访青年承认自己容易待在“舒适区”,不想跳出来。


  北京某事业单位职员刘念强(化名)一直很自律,通常都能按照时间表完成任务。最近,他所在的部门新来了一名同事,做事很拖沓。“我觉得他还没有从学生的角色转变到职场人,做事不会往前赶,只等着别人催,有时马上到截止日期了才开始着急,容易耽误整体工作进度”。


  “现在”就是行动起来的最好时机


  徐静说,2019年春节离家前她就跟父母信誓旦旦地保证,来年春节一定瘦成“小仙女”。“现在2020年马上要来了,我的体重没有丝毫减轻。前段时间学校组织体测,我的体测结果就不太好。这两天同学们聊起这一年的收获,我觉得自己没啥改变,有点焦虑”。


  “一晃一年过去了,马上又要长一岁,我对自己有很多期待,身边的人也对我寄予各种期望。回想起过去一年自己的表现,有些规划好的事情都没付诸实践,仍然要占据202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有些遗憾。”山西长治某中学教师徐丽丽(化名)说。


  赵威对记者说,很多事情他仍停留在“想”的层面,而且他容易给自己找许多“合情合理”的解释,与自己“和解”。“回顾过去一年,我把很多时间花在了打游戏这种给自己带来短暂兴奋感的事情上,没有真正去行动起来,充实自己”。


  调查中,83.6%的受访青年坦言,这一年有些事情光想不做,让自己感到有些焦虑。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李晓文认为,焦虑情绪本身不是问题,有时焦虑反而能给人带来动力,关键在人们怎么看待、利用它。“什么叫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不是不能出现问题,而是能够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心理健康”。


  “我最近读书时看到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计划的事情,如果没有在一开始就行动,那么‘现在’就是行动起来的最好时机。”徐静表示,她会吸取之前的教训,着眼当下和未来。


  徐丽丽打算,在2020年寒暑假前,就把提升自己的培训课程报好,不给懒惰找借口,行动起来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王紫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田博群】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