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群发祝福拜年:六成受访者称也是在表达心意

群发祝福拜年:六成受访者称也是在表达心意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01-23    浏览次数:

2020年01月23日                 中国青年报


  六成受访者认可群发祝福也是表达心意


登门拜年和群发祝福是两种常见拜年方式


  河北省固安县文化馆举办迎新年书画笔会暨送春联送福字进万家活动。新华社供图


  每到春节,人们总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拜年。群发信息是表达祝福的一种方法,方便快捷,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拜年方式有点敷衍,缺乏新意和诚意。你今年打算如何拜年?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登门拜年(64.1%)和在社交平台群发祝福(63.4%)是受访者主要的两种拜年方式。受访者觉得拜年最重要的是送祝福(68.4%)和联络感情(54.4%)。66.3%受访者觉得群发祝福也是在表达心意。


  登门拜年和群发祝福是两种常见拜年方式


  李伊静(化名)是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在她看来,上了大学,就应该学着像成年人一样为人处世。“过年亲戚们来,我不再像以前一样,在旁边听父母和客人寒暄,而是会主动说一些新年祝福的话,招待客人”。


  “我过年主要是和朋友们相互拜年。我们家乡那边,大家拜年要聊很久,往往还要喝酒,我这么多年还是不太适应那样的气氛。”天津某广告公司职员林英(化名)今年春节不打算回老家,父母会到天津和他一起过年,“让父母来我这里过年,也比较省心,家人能有更多时间相互陪伴”。


  调查显示,86.7%的受访者今年打算给别人拜年,6.8%的受访者不打算拜年,6.6%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李伊静给亲戚拜年时,会登门拜访,而和同学之间拜年,则是用发红包的方式。“朋友之间拜年,形式比较多一点。到除夕那天下午,大家就会开始聊天,也会互相分享新年的祝福语。”李伊静回忆说,有一年某社交平台的拜年方法让她印象深刻,“那是一个游戏,相互点了赞的好友可以给对方发一段语音祝福。那年我发了几十条语音,根据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来发,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内容,感觉用自己的语言传递祝福,有和好友们聊天的感觉”。


  今年受访者打算用哪些方式拜年?调查显示,登门拜年(64.1%)依然最为常见,其次是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群发祝福拜年(63.4%),接下来是电话拜年(44.6%),发红包拜年(36.3%),微信表情包、动图拜年(28.4%),单独编辑、发送祝福短信或微信(28.3%),在微信朋友圈拜年(25.3%)。


  其他还有:短信群发拜年(10.2%),录制小视频拜年(9.7%),邮寄或赠送贺年卡、明信片等(4.7%)。


  林英今年打算在微信上通过视频和语音向好友拜年,“我和几个相熟的朋友、同学,都约好了在同一个时间一起上线。其他不太熟的朋友,我打算统一发微信消息拜年。我还打算录小视频,分享到家人、朋友的群聊里,主要是图个有趣”。


  “以前还没微信的时候,我会用短信给亲友发新年祝福。那时候很期待听到短信提示音。”李伊静说,发短信拜年让她感觉特别有过年的气氛,“现在我身边用这种方法拜年的人少了。后来流行起在社交平台发红包拜年,第一年兴起这种方式的时候,我在除夕夜兴致勃勃地抢了一晚上红包,春晚都没看。但是第二年也就觉得这种拜年方式不新鲜了”。


  66.3%受访者觉得群发祝福也是在表达心意


  近些年,群发祝福拜年的方式遭到一些人的“吐槽”,认为不走心、太敷衍。本次调查显示,26.7%的受访者认同这种观点,66.3%的受访者不认同,觉得群发祝福也是在表达心意,7.0%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林英觉得群发祝福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毕竟人们的社交圈子因为网络普及的原因在变大。有的人微信好友可能有几百个,很多还是客户,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逐一编辑信息发给对方,所以就只能采用群发的方式”。


  林英认为,一个人的社交圈里,有很多人是平时联系比较少的,但在春节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需要一种形式来维系彼此之间的这种连结。群发祝福也是一种拜年方式,只要心意表达到了就好。


  李伊静不太喜欢群发祝福拜年的方式。“我觉得关系足够好的人,肯定不会这样单调地拜年,我们可以有更多互动。群发祝福拜年的对象,往往是一些交情比较浅的朋友。不过,这种关系也不会因为群发的方式而受到影响”。


  调查中,受访者觉得拜年最重要的是送祝福(68.4%)和联络感情(54.4%),50.1%的受访者认为拜年就是图个热闹,48.4%的受访者认为拜年时走心、有心意很重要。


  李伊静觉得,很久没见的亲友见个面拜个年,一起交流一下过去一年的情况和之后的打算,其实很自然。“我还是很喜欢面对面的拜年方式。线上的交流太不正式,也没有亲切感。过年就是应该串串门,应该有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感觉”。


  “朋友总归是朋友,一般不会因为对方用了群发祝福的拜年方式,关系就疏远了。”林英认为,拜年最重要的是把心意传达给对方,“朋友不管熟不熟悉,在春节这个热热闹闹的日子里,应该相互说些吉利话表达祝福。至于用什么方式,不需要特别计较”。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3%,90后占30.4%,80后占48.2%,70后占14.9%,60后占4.2%。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王紫微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孙静波】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