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如何保障员工返工安全:16.8%企业未采取措施

如何保障员工返工安全:16.8%企业未采取措施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02-03    浏览次数:

2020-02-03                  中新经纬


(原标题:如何保障员工返工安全?报告:16.8%企业未采取任何措施)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2日电 疫情当前,节后员工返岗上班如何安排、如何在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开展企业经营成为社会各方必须考虑的问题。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春节企业复工情况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超6成企业确定2月2日以后复工;超过40%的职场人所在企业采用延长假期、定期记录员工身体情况信息等方式保障返工安全,然而仍然有16.8%的企业未采取任何措施。


据了解,为了解本次疫情对于节后复工、企业人才需求、人力流动趋势等方面的影响,报告采用企业样本1644个,职场人个体样本11412个。


超6成企业确定2月2日以后复工


报告显示,41.7%的职场人所在企业计划在2月3日复工,18.9%更是将复工时间延长至2月10日,以上二者共计60.6%。此外,还有18.3%的企业复工时间不确定,处于观望中,也有12.5%比例的受访者所在企业出于各种实际需要将按原计划复工,即1月31日要求员工到岗,从比例分配上看,这些企业在民营企业和政府/事业单位中占比较高。


在延后复工时间方面,合资企业、国有企业集中在2月3日返岗,同时外资企业中30.3%更是将复工时间延长到了2月10日。


如何保障员工返工安全?报告:16.8%企业未采取措施


部分民企及政府、事业单位复工早


报告显示,工作更多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与政府/事业单位,其复工时间明显早于外企。在2月3日复工的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的比例更高,而更多的外资企业将复工时间安排在2月10日,在1月31日复工的企业中,民企及政府/事业单位是占比最高的。


从行业看,则是农林牧渔、交通运输及零售批发等行业在正月初七(1月31日)复工的比例更高,这些行业都是疫情防控期间,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秩序与物资供应的重要行业。


南方城市企业延迟复工较北方城市企业积极


报告指出,以城市维度看企业复工数据,对各城市晚于2月2日复工企业占比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排在前列的城市中南方城市明显多于北方城市。其中宁波企业延迟复工响应度最高,确定2月2日后复工的企业占比达到了78%,其次为77.6%的上海,而响应度最低的为昆明,仅38.1%的昆明企业确定2月2日以后复工 。


值得提醒的是,部分企业仍在视疫情调整复工时间,以武汉为例,47.3%的受访职场人表示所在公司上班时间“不确定”,意味着很多企业受限于当前的局面无法给出确切的复工时间。


如何保障员工返工安全?报告:16.8%企业未采取措施


4成企业复工后倾向于在公司办公


针对职场人的调研数据显示,42.3%公司倾向于继续在公司办公,17.8%公司倾向于在家办公,5.1%公司倾向于让员工继续申请休假,还有34.8%公司尚未决定工作模式。


分城市来看,复工后各城市的工作地点也有所侧重,选择安排员工回到公司办公的企业依然是主流,不出意料的是武汉占比最低,仅为22.5%,同样作为疫情高发区的几个浙江城市占比也较低。这一选项中,依然有48.5%的受访者选择了复工后在哪里办公依然还不确定。


企业主要以延长假期等方式抗击疫情


报告称,企业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无硝烟战争中,超过40%的职场人所在企业采用延长假期、定期记录员工身体情况信息等方式保障返工安全。然而,仍然有16.8%的企业未采取任何措施。


此外,按照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分布情况来看,处于疫情中心湖北省的企业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态度,各项积极措施实施占比普遍高于全国平均,对办公区域消毒比例更是较全国平均高出4.7个百分点,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的湖北省企业占比也较全国平均低了4.4个百分点。


如何保障员工返工安全?报告:16.8%企业未采取措施


节后求职态度谨慎、观望情绪浓


报告指出,从调研结果上看,超过半数的受访员工认为疫情爆发后的求职形势不乐观,同时有44%的受访者表示春节前开始酝酿换工作,正在积极看更好的机会。


34%的求职者处于观望状态认为一切都还不能确定,26%的求职者选择在本省市找工作机会、12.2%受访者明确表示放弃去外省市求职的念头,跨区域的人才流动的活性将减弱,还有12.9%的人直接放弃原本的换工作打算。


李超 本文来源:中新经纬 责任编辑:李超_NB12814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