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0 新民晚报
作者:金旻矣 编辑:杨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市民非常关心疫情发展和防控工作。为了解市民对疫情的认知,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于2月3日对上海16个区的2570个样本开展了在线调查,并于今天发布了公益调查结果。
超九五成市民战疫有信心
调查发现,95.8%市民对战胜此次疫情有信心。同时,市民对疫情新闻媒体报道的关注度非常高,总体关注度达94.8。从信息发布主体来看,市民最关注的是国家卫健委和疾控中心(88.8%),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82.5%)。从调查数据来看,上海市民能够甄别消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不被谣言“牵着鼻子走”。
疫情中如何自我防护?从调查数据来看,广大市民对于“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和“避免人群密集处”等三条知晓率均达90%以上,但“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洗手”和“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的知晓率相对较低。
回沪人员排查较充分
调查显示,99.5%的上海市民表示愿意配合政府疫情防控工作。99.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自己接触到感染人员后,会主动报告并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97.7%的受访者愿意积极地配合医务人员对其健康状况的随访或电话询问。在为防止疫情而出台的与个人有关的防控管理措施中,市民对“配合好调查、检验、采集样本”知晓率为55.3%,其余各项知晓率均在7成以上。
此外,回沪人员对于防控政策及自我防护方面的知晓率比一直在沪人员更高。这也说明,上海市政府对于防控措施的宣传较到位,对回沪人员的排查力度也较充分。
而随着本市复工的日益临近,口罩供应保障(74.4%)、担心有感染风险(61.4%)和公共交通的卫生安全(56.6%)是目前受访者最有顾虑的三个因素。
五大核心需求受关注
针对受访者的需求和建议,调查方梳理和归纳了16个方面的需求,排名前5位的是“加大防护用品的生产和供应”、“加大排查力度”、“加强个人防护”、“复工后的疫情防控”和“感染疫情信息的透明公开”。
调查方认为,目前加大防护用品的生产和供应是市民核心需求。复工后的疫情防控措施也尤为重要,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工作场所、工作餐等防疫保障,以及疫情为企业经营生产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大家关心的方面。
此外,85.8%的受访者对于目前披露的疫情信息的充分性表示认同,目前市民的呼声聚焦在希望能够公开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和密切接触史,以使大家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2月7日,上海市卫健委首次发布了2月6日确认的15例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轨迹,这是顺应民意的有效举措。
报告特别提到,应关注老年群体的防疫和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上海约有80万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万独居老人,孤老2万人,此次疫情给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相关部门应加强针对老年人的宣传倡导,并帮助高龄、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做好个人防护,为老人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