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6日 环球网
原标题:最新调查显示 中国员工期待应需而至的数字健康解决方案 来源:美通社
上海2020年3月5日 /美通社/ -- 一项覆盖全球13个市场,旨在了解员工及雇主对于数字健康解决方案需求的全面调研 -- “数字健康,应需而至”日前在上海发布。调研显示,虽然世界各地对数字健康的具体态度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大多数员工(64%)对数字化医疗创新的前景感到认可,并认为如果雇主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他们会更有信心;而另一方面,大多数雇主相信数字医疗可以成为一种成本效益更高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他们的员工变得更健康,同时成本也更加优化。因此全球接近七成的雇主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加大对数字健康解决方案的投资。
这项报告由MERCER员工福利、MERCER和Oliver Wyman合作开展,来了解员工和雇主对于未来医疗健康的态度、需求、意愿以及担忧。本次“数字健康,应需而至”调研覆盖的地理范围非常全面,包含来自北美、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七个成熟市场和六个成长型市场的1.6万多名员工和1,300名雇主。调研将来自所有
个国家中的九个行业的员工、最高管理者和其他高层决策者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对照
,以此来收集洞见和了解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
MERCER员工福利全球业务负责人Hervé Balzano 说:“‘数字健康,应需而至’调研的结果证实了我们的观点,即希望建立健康工作场所文化并提高人才留任率的雇主应该考虑数字健康投资,否则他们可能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全球劳动力市场上落后。”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总共有2000多名员工和100名高层决策者参与了此次调研。同时,作为成长型市场中一员的中国市场,调研结果也和成熟市场有所不同。调查发现,中国员工对数字健康解决方案的需求尤其强烈。研究人员向受访者展示了15种特定的数字健康解决方案,并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尝试每一种方案。中国员工平均愿意尝试10种数字医疗解决方案,而在成熟市场,员工平均仅愿意尝试5种。
MERCER全球合伙人、美世达信员工福利中国区总经理虞炜表示:“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中国员工都愿意接受让医疗变得更方便、更实惠的解决方案。和全球市场相比,更多的中国员工热切期盼数字医疗健康的未来,并且已经准备好接受数字化医疗。因此,中国雇主有机会通过提供数字医疗的相关解决方案,拥抱积极的变革来改善员工身心健康,提升生产效率和员工信心。”
此次调研在中国市场层面的结果也显示出一些明显的偏好。譬如,世界上大多数劳动者表示他们最看重的解决方案能够 “有助于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找到合适的医生或医疗服务”,而在中国,由于76%的员工要抚养或赡养他人,因此更需要自己和家人能获得全面的数字工具和服务。另外,与13个国家中53%的员工相比,最受中国员工欢迎的数字医疗解决方案是“帮助高龄家人保持健康的陪伴机器人或数字替身”,而这一方案在其他的12个国家中受欢迎程度排名倒数。
根据“数字健康,应需而至”的调查结果,雇主提供的健康和福利资源范围越广 -- 从保险到营养补贴或健身计划 -- 员工就越有可能感受到支持和活力,他们离开雇主的可能性就越小。三分之二(67%)的中国员工表示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佳或一般,身心健康是他们的一个重点关注问题,因此他们很乐于参与雇主补贴的营养或健身项目(45%)并且很看重以可穿戴健康跟踪设备为代表的创新(94%)。
“
数字健康,应需而至
”
调研结果摘选:
91%的中国高层决策者有可能在未来五年内增大在数字健康方面的投入。
63%的中国员工更愿意为提供数字健康解决方案的高层决策者效力。
99%的中国员工均表示愿意去尝试提出的15种数字健康工具中的一种或多种。
68%的中国员工表示对雇主保障个人健康信息安全的能力比较信任或非常信任。
54%中国员工认为公司比较和非常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样问题,则有84%的雇主认为他们比较和非常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
33%的中国员工表示当前健康状况绝佳或良好,62%表示健康状况一般,20%具有慢性健康问题。超过四分之三的员工需要赡养/抚养他人。
53%的中国员工和48%的中国高层决策者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公司能营造一个更有利于健康的环境。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