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公募基金公司:2020年以来逾50位公募基金高管变更

公募基金公司:2020年以来逾50位公募基金高管变更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03-13    浏览次数:

2020-03-13                          中证网


作者:余世鹏

  

  2020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的高管变更情况较为频繁。从“董事长”“总经理”等职位变动情况来看,“离职”数量明显高于“上任”数量。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市场赚钱效应明显,公募核心高管的离任(以中小公募基金公司的离任较为突出),相当部分是出于谋求更好发展的主动行为。作为资管业的重要机构力量,公募基金要想留住核心管理人才,仍要在激励机制创新上下功夫。


  高管变动频现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2020年以来共有32家公募基金公司出现高管变更,涉及变更的高管数量为53位。其中,今年1-2月有31家公募的52位高管职位变更,远高于去年同期(22家公募的38位高管变动)的水平。


  从高管变更的类型来看,备受关注的依然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核心岗位(简称“核心岗位”)。具体看,今年以来出现变更的53位公募高管中,有9位董事长,9位总经理,22位副总经理;而从变动方向看,今年以来“离职”的高管数量明显高于“上任”数量。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20位上任高管,其中有14位属于核心岗位,而在33位离任高管中,属于核心岗位的有27位。


  针对这一现象,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金公司的高管离职虽有不同原因,但大体上可归类为“被动离职”和“主动离职”。一方面,随着资管业持续扩容(尤其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加入),理财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募基金公司作为资管行业的先行者,会对高管提出更为严格的考核;另一方面,随着资管主体的不断丰富,尤其是在市场赚钱效应明显提升的年份,公募高管也会主动寻求更好的发展平台,以实现个人价值。


  “就2020年的情况来看,市场赚钱效应有所提升,公募基金的高管离任,有相当部分是谋求更好发展的自主行为。”华南某资管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


  中小型公司压力大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出现高管变更的基金公司,有相当部分是中小型基金公司。比如,某小型公募在2020年初接连发布多起高管变更公告,该公司的副总经理等核心人员相继离任。


  “中小基金高管变更频繁,主要原因是业绩和经营压力更大。”杨德龙表示,与头部公司相比,中小基金公司在市场渠道、投研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弱势,发展起来相对困难。如果管理业绩(主要是基金规模和业绩排名)达不到董事会要求,就可能引发职位变更。


  上述资管分析人士指出,因先发优势和品牌效应,龙头公募占去了市场份额的主要部分。后成立的中小基金公司,其渠道和品牌效应尚未培养起来。在产品同质化与资管激烈竞争格局之下,中小基金公司不仅在生存压力中自我挣扎,也没法留住优秀的管理人才。


  “如果一味比拼渠道优势和产品规模,中小公募是很难实现弯道超车的。一方面,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从众心理,他们选择基金产品主要是考虑‘公司名气’等品牌因素;另一方面,对中小基金公司而言,传统的银行渠道门槛较高,零售业务增长相对较慢。”深圳某公募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对记者说。


  激励机制有待创新


  除了经营难度大等外部因素外,高管变更实际上还存在着某些“内部”原因。


  深圳某中型公募相关人士表示,基金公司的高管离职,还涉及到股东磨合不到位、公司股权变动以及公司治理不到位引发的人才流失。比如,此前某家合资小型公募的大股东增资后,控股比例进一步提升,最终将外方股东指派的管理层换掉,导致该公司的总经理离任。


  “有几位具备前瞻性眼光的核心高管,是公募基金公司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同样,对有能力的高管来说,他更倾向在能提供充分发挥空间和足够激励的平台上发光发热。因此,与基金产品的创新相比,公司发展的激励机制创新同样重要。”杨德龙说。


  业内人士称,2013年修订的《基金法》规定“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可以实行专业人士持股计划”,股权激励成为了公募激励核心高管的主要机制创新之一,截至目前,已有30家左右的基金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


  前海开源基金公司就是股权激励的公司之一。通过股权激励,前海开源不仅聚集了王宏远(原南方基金投资总监)等一批核心骨干,管理规模也在节节攀升。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前海开源基金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为235.12亿元,位列全行业第19位。另外,自2019年底以来,前海开源基金增补了基金经理曲扬和邱杰为普通合伙人,并开始实行轮值首席执行官制度。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