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7 证券日报网
在市场需求推动及政策红利释放下,医疗大健康产业引领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浪潮。医疗健康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开始调整公司战略以适应时代变化,进而带动了人才需求的调整和结构的优化,研发类人才、高精尖人才、复合型人才受到企业追捧。
近日Career International发布《2020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医疗健康行业》(以下简称"报告"),展示了医药领域、医疗器械、医疗大数据三个领域的企业人才供需状况,为医疗健康企业人力资源优化提供了有力参考。
在企业人才的布局上,报告指出,上市前医学,PM和CRA,生物统计师,药物安全等人才需求依然十分庞大,尤其肿瘤和免疫领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依然是各家药厂、CRO争抢的对象。
具体来看,国内初创公司对于总监级别以上的人才需求比较大,尤其是在抗体以及基因治疗领域。抗体PD-1,PD-L1疗法在肿瘤免疫中的巨大成功,使得更多的公司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到生物药的整个行业,尤其是新型抗体、双抗和多抗。同时,小分子药回暖,小分子的人才也有大量需求。免疫研发总监、免疫肿瘤负责人等岗位的跳槽工资涨幅预计均达到30%以上。
在各项医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也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Career International高级业务总监周雯静认为,医疗器械企业的人才缺口主要在临床项目经理,IVD研发总监/经理,高值耗材研发总监/经理,项目转移经理等岗位,企业对高精尖人才具有强烈的渴求。
随着产业数字化的加速推进,医疗大数据成为医疗健康领域新的增长点。海量医疗数据的处理和应用越来越成为挑战。基于互联互通的融合数据挖掘平台将是未来的重点建设方向。Career International高级业务总监周雯静表示,医疗大数据领域的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医学经理、临床项目经理、临床数统经理、真实世界研究人才、产品经理、售前顾问、深度学习研究员、营销总监等岗位。
总体来说,通过Career International该报告可看出,2019-2020年医疗健康行业整体薪酬保持10%左右的稳定增长,相同类型的企业之间的职位变动,薪资保持在30%的涨幅甚至以上,创业公司为了增强对海归人才归国的吸引力,纷纷在薪酬以外提供更多股权和期权激励。
人才是引领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对企业而言,想要吸引到优秀人才并让人才与团队充分融合,不仅要求企业有组织的灵活性,也考验着企业的核心文化和人才管理模式。Career International在医疗大健康领域已有24年深耕优势,通过矩阵式结构布局医疗健康全产业链,拥有200多位专业顾问。同时,Career International推出大健康行业无接触招聘一体化解决方案,功能包括无接触化人才获取、无接触化招聘实施、无接触化人事管理,覆盖人才的招、管、育、留全链条,助力大健康企业击破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