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 和讯名家
作者 | 夏心愉
出品 | 愉见财经
A股36家上市银行已有20家银行披露了2019年年报,除了对银行本身经营业绩的关注,大家对银行业薪酬的关注度也颇高。 今晚的“愉见财经”就来看图说话:2019年,哪些银行薪酬高?银行们是在加薪还是在悄悄降薪?谁家人均创利最牛?谁的减员速度最快?银行减员的是哪些岗位、扩招的又是哪些?
在哪家银行工作赚得多?
如果只是做个粗框架的判断,那么,在股份制银行工作赚头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相对有点“狼性”、人均创利比较多的那几家。 此外,在股份行工作要比在大行工作赚得多;在城商行工作要比在农商行赚得多。 具体来看,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招商银行人均薪酬超过50万,位列前三甲;六大行中,交通银行人均薪酬高一些。 此外,六大行中除农业银行,2019年人均薪酬较2018年都有所增长。 (备注:这里的薪酬不是员工最后拿到手的钱,而是银行当年用人的薪酬福利成本项,所以要把加金、保险、税收啥的都算上,此外我们的取值也已考虑进风险递延因素。)
哪家银行人均创利最多?
看完这张图,会觉得整体而言还是挺公平,多数人均薪酬较高的银行人均创利也是杠杠的。 或者换句话说,银行的人才也是可以流动的,而流动本身也带来均衡。在哪儿干辛苦一点,回报就多一点,在哪里业绩压力相对温和、也许还能捞个午觉睡睡,那收入也就普通一点。 仅就这样图而言,比较值得一看是招行和浙商。人均薪酬54万的招商银行人均创利110万;人均薪酬57万的浙商银行人均创利95万。
银行增减员情况
去年此刻我们做盘点的时候,发现有好几家银行减员的幅度还是挺大的。2018年,36家上市银行共减员13894名。或者换句话说,不少银行的招聘力度,低于其员工退休或离职规模。 2019年的情况则如上图。方差有点大,所以如果去掉增员最多的招行、和减员最多的农行来看的话,银行们的员工总数感觉平稳多了。 此外“愉见财经”刚刚问了问上图中某增员较快速的银行的HR,他说银行近期明显需求的人才是,理财子公司的人员布局、零售类业务人才、以及一些金融科技类岗位。即便在校园招聘中,他们也有意往Fintech方向做了些挖掘。
人员结构变化
这部分我们就用员工最多的六大行来管中窥豹一下趋势吧。 虽六大行对职工职能的划分方式不尽相同,但仍然可分析出一些趋势性变化。其一,个金业务人员占比提高(印证零售转型);其二,管理层人员占比有所下降;其三,值得注意的是农行的柜员占比大幅下降;其四,多家银行调高金融科技或信息技术人员占比(印证科技转型)。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愉见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