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豪森股份:研发人员月平均薪酬或低于5000元 不到竞争对手1/2

豪森股份:研发人员月平均薪酬或低于5000元 不到竞争对手1/2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04-22    浏览次数:

2020年04月22日               新浪财经


原标题:豪森股份IPO:研发人员月平均薪酬或低于5000元 不到竞争对手1/2 来源:挖贝网


大连豪森股份研发人员2018年月平均薪酬不到5000元,远低于大连市在岗职工7299元的平均月薪,研发人员待遇如此之低,却要去上科创板。


除此之外,从事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设备集成的豪森股份招股书还存在3个令人费解的现象:1、公司去年新能源汽车业务几乎腰斩,从2018年2.69亿元降至1.25亿元,但本次上市募集到的资金的72.5%将投向该领域;2、该公司2019年项目数量增长近100%,装配人员数量却可能没有明显变化;3、2019年营收增长60%,但总采购金额下降了37%。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或低于5000元 不到竞争对手1/2


2018年至2019年,豪森股份研发费用分别为4478.02万元、6454.68万元,其中职工薪酬为3020.29万元、4221.06万元。2018年至2019年,豪森股份研发人员总数分别为517人、625人员。以此计算,豪森股份2018年至2019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分别为5.84万元、6.75万元,月平均薪酬分别为4866.67元,5625元。


那么,这一薪酬,比之竞争对手,处于何种水平呢?


豪森股份招股书显示,公司在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大族激光、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有天永智能、三丰智能、先导智能、机器人等。截止发稿时间,上述上市公司均未公布2019年年报,所以我们只能将豪森股份2018年、2019年研发人员薪酬与上述上市公司2018年研发人员薪酬进行对比。


天永智能2018年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为3273.65万元,研发人员为182人,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17.99万元;先导智能2018年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为19447.67万元,研发人员为1193人,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16.30万元;大族激光2018年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为70931.61万元,研发人员为4513人,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15.72万元;三丰智能2018年研发费用中的工资薪金及奖励为3523.71万元,研发人员为269人,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13.10万元;机器人研发费用为14595.01万元,研发人员为2908人,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5.02万元;赢合科技2018年研发费用中的人工费用为5585.29万元,研发人员为469人,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可能为11.91万元。


分析数据后,我么可以发现,豪森股份三个竞争对手——大族激光、先导智能、赢合科技,2018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分别为15.72万元、16.30万元、11.91万元,均超过了10万元,而同期豪森股份只有5.84万元,比大族激光、先导智能低10万左右,比赢合科技低6万元左右。与可比上市公司相比,豪森股份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也处于下游,仅与机器人相当,同期其他可比上市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均超过了10万元。


而且,年均5.84万元、6.75万元和月均4866.67元,5625元的薪酬还是“被”平均后的薪酬,如果减去核心技术人员的薪酬以及研发人员中的管理人员的薪酬,豪森股份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将会更低。


豪森股份招股书显示了3名核心技术人员2019年的薪酬,分别为为32.37万元、26.18万元、26.66万元。考虑到豪森股份2019年研发人员共有625人,其中必然还会有研发人员的管理人员,如果去除核心技术人员以及研发人员中的管理人员,那豪森股份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又会有多少呢?


值得一提的是,豪森股份核心研发人员的薪酬虽然看起来不错,但依旧不能与公司销售人员。2019年,豪森股份销售费用中的职工薪酬为1191.60万元,销售人员数量为36人,平均薪酬为33.1万元,约为研发人员的5倍左右,也高于核心技术人员。


更加令人不解的是,4866.67元和5625元的研发人员平均薪酬,甚至还低于大连市(豪森股份注册地址位于大连)的平均薪酬。


根据大连市官方数据,大连市2018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7592元,月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7299元。


新能源业务收入腰斩 72.5%募集资金将投向新能源业务


本次上市,豪森股份拟募集资金8亿元,其中2.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其余5.5亿元分别用于新能源汽车用智能装备生产线建设项目和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专项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亦即,本次上市,豪森股份将有72.5%的拟募集资金将投向新能源汽车业务。


那么,如此投注新能源汽车业务,是否意味着豪森股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公司有在该领域取得良好的进展。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因为2019年豪森股份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腰斩了。


2019年,豪森股份来自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收入为1.25亿元,占营收的11.91%;这两个数字在2018年分别为2.69亿元和32.97%。


挖贝网并没有在招股书中找到豪森股份新能源汽车业务下降的具体原因。但值得一提的是,豪森股份新能源业务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其优势业务——混合动力变速箱智能装配线。


豪森股份表示,2015 年开始涉足新能源生产线领域,在混合动力变速箱智能装配线领域获得了上汽通用等大客户的订单,并确立了优势地位。2018年豪森股份该业务的营收还有1.99亿元,到了2019年则下降到1.05亿元,降幅为47.24%。


项目数量增长近100% 装配人员数量或不变


招股书显示,2017年只2019年,豪森股份不仅实现了营收的增长,销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当年通过客户终验收并确认销售收入的单项目收入金额超过500 万元的智能生产线项目数从11个增长到了20个。


不过,虽然项目数增长了,但豪森股份装配人员的数量似乎是维持不变的。


2017年12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豪森股份员工总数分别为1147人和1385人,增量为238人员;同期研发人员数量为413人和625人,增量为212人。从增量上看,豪森股份员工人数的增长主要体现在研发人员的增长上。所以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豪森股份完成的大项目数量增长了接近1倍,但装配人员数量却基本保持不变。


营收增长60% 采购金额下降37%


一般而言随着营收的增长,采购金额也会有所增长。不过豪森股份是个例外,随着营收的增长,其采购金额不增反降。


2017年,豪森股份采购金额为7.47亿元;2019年,豪森股份采购金额为5.45亿元,下滑幅度约为37.06%。虽然采购金额减少了,但豪森股份的营收却从2017年的6.5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0.51亿元,增长幅度约为60.46%。


从豪森股份对自身的定位来看,该公司更偏向于一家系统集成商,而非零部件生产商。豪森股份表示,公司是一家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设备集成供应商,主要从事智能生产线的规划、研发、设计、装配、调试集成、销售、服务和交钥匙工程等。公司产品与服务应用的技术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工艺规划技术,第二层次为工位设备技术,第三层次为基础研发及集成技术。


原材料采购方面,豪森股份根据原材料的功能或作用可以分为机械类、电气类、材料类和其他原材料。其中,主要为机械类和电器类,2017年和2019年这两类原材料的采购金额分别占其总采购金额的95.94%和95.79%。


那么问题来来,为何豪森股份的营收上升60.46%,但采购金额会下降37.06%呢?难道,何豪森股份开始布局电气市场和机械市场?又或者机械类和电器类产品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价格大幅下滑?(黄鹏)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