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公募基金:89位高管变更 4月份迎来小高潮

公募基金:89位高管变更 4月份迎来小高潮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04-30    浏览次数:

2020-4-30             金投网


4月以来,随着金鹰基金、弘毅远方基金、泰信基金等中小基金公司掌门人的离职,公募高管的变更数量创出年内新高,“留住核心人才”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再次引来市场关注。分析人士指出,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一波三折的震荡行情,不少高管或迫于考核压力而离职。


4月以来,随着金鹰基金、弘毅远方基金、泰信基金等中小基金公司掌门人的离职,公募高管的变更数量创出年内新高,“留住核心人才”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再次引来市场关注。分析人士指出,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一波三折的震荡行情,不少高管或迫于考核压力而离职。


核心岗位变更占多数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2020年以来共有54家基金公司发生过高管变动,涉及变更的高管有89位。值得注意的是,高管变更数量在4月份出现了一个小高潮。截至4月29日,4月份共有18家基金公司的30位高管发生变动,不仅高于3月份5家基金公司的7位高管变更,也高于1月份14家基金公司的26位高管变更,以及2月份17家基金公司的26位高管变更。


而在4月份发生的高管变更当中,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核心岗位占大多数,30位变更高管中有13位是总经理,8位是副总经理,4位是董事长。


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指出,近几年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高管的考核也更为严苛,高管变更也逐渐成为较常见的现象。


“4月份高管变动数量增加,大抵有两方面的原因。”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一方面,受外围市场波动影响,4月以来投资行情一波三折,基金发行也出现严重分化,市场虽有爆款基金出现,但也有一些普通基金发行困难。因此,随着基金规模和业绩波动,基金公司高管的考核压力骤增,由此发生被动离职;另一方面,目前市场处于底部位置,出于未来向好预期和发展前景考虑,也可能有个别优秀的公司高管会主动离职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中小基金公司影响大


“总体来说,高管频繁变动会影响基金公司团队的稳定性,而人心不稳也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对公司投研实力和市场品牌形象都是很大的打击。”杨德龙指出,高管变更除了正常的退休等原因外,还有基金公司对高管的激励不到位、高管报酬达不到预期等原因。


在这方面,中小基金公司表现得更为突出。数据显示,包括4月份在内,今年以来发生高管变更的以中小基金公司居多。比如,4月24日金鹰基金董事长李兆廷离职,弘毅远方基金总经理郭文于4月23日离职,而在4月22日,泰信基金总经理葛航也因工作安排而离任。


沪上某公募人士指出,历经20多年发展后,公募基金业的竞争越发激烈,中小基金公司经营压力非常大,高管若不能完成考核目标,很可能被股东方撤换。


华南地区某券商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公募基金的马太效应较为明显,得益于先发优势和品牌规模效应的头部公司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无论在投研或市场渠道方面,都已建立起了明显的优势。后成立的中小基金公司在产品同质化和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要实现弯道超车难度很大。


“基金产品的发行有先后顺序,所以渠道沟通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小基金公司却缺乏渠道优势。另外,公司平台缺乏吸引力,也很难招揽到优秀的投研人才。而如果缺乏产品和机制创新,尾部公司就很难有出头机会。”深圳某资管人士说。


激励机制应注意兼容性


“要想留住核心人才,基金公司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如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激励机制,此外还应在职权方面给予更多空间。”杨德龙指出,除了薪酬待遇方面的要求,高管还会追求对公司决策参与的话语权。如何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并给予相应的发挥空间,是基金公司决策者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实际上,自2013年修订的《基金法》规定“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可以实行专业人士持股计划”以来,核心高管持股计划就成为公募激励核心高管的主要机制创新之一。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0家左右的基金公司实施了此类激励机制。


深圳某公募机构的高管指出,核心人员持股计划有两个好处,一是将核心高管与公司的利益绑定,既保持了公司管理团队和骨干员工的稳定,也起到了风险共担、同舟共济的作用;二是该机制能使得核心高管(尤其是优秀的投研人才)对市场风险的把控保持高度警惕,这是基金公司持续稳健经营的重要前提。


但是,该公募高管也指出,持股计划并非万能,公司还应考虑核心人才之间的兼容问题。“准确地讲,能使公司持续发展的,不是优秀的人才,而是有效的人才组合。所以,与留住最优秀的人才相比,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团队中,并使他们形成稳定的合力更为重要。”


温馨提示:对冲基金行业遭遇2009年以来最大的季度撤资,多只原油相关上市基金今年以来跌幅超30%。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