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4日 证券日报
作者:周尚伃
编者按:今年证券行业“跳槽季”与往年不同,离职率大幅收窄至0.65%。疫情也许是影响因素之一,而券业向好的发展态势则是众多从业人员坚守下来的原因。与此同时,券商高管在年内变动频繁。而在券业追求高质量发展、并购重组有望加速等背景下,从业人员变动的背后,也透露出证券公司的业务布局、转型,甚至行业的发展趋势。
每年的四、五月份对券业来说,是一年中的“跳槽季”。然而,近期《证券日报》记者梳理证券业从业人员数据发现,年内,有2164人选择离开证券业,“离职率”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
目前,122家证券公司从业人员总数为32.67万人,较2019年末少2164人,降幅仅为0.65%(往年均在2%左右)。但是,券商人员流入幅度最大的业务线为保荐代表人,增幅达6.35%。
对此,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受疫情影响,一些金融机构并没有启动社招计划,就是想换工作,也无槽可跳。而一些成功跳槽的,大多数都是在疫情前就和公司沟通好的。”
保代队伍再次壮大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目前37家上市券商从业人员共有19.72万人,占122家券商从业人员的60.36%。
今年以来,在券商从业人员中,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分析师)、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投资顾问)、保荐代表人这三大类业务从业者中,从业人数全部增长。这其中,保荐代表人目前有3810人,增幅为6.35%;其次,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投资顾问)目前有5.32万人,增幅为3.95%;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分析师)目前有3220人,增幅为0.56%。
在注册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券商投行实力成为核心竞争力。证券公司对于优秀的保荐代表人求贤若渴。今年以来,122家券商中保荐代表人已增至3810人,较去年末增长242人。拥有保荐代表人超过100人的券商有13家,其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的保荐代表人均超过200人,分别为246人、240人。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猎聘网发现,某券商招聘的保荐代表人给出的薪资福利为6万/月-8万元/月,需要能独立带领投行项目团队搜寻、筛选、开发有潜力和投资价值的投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IPO、并购,新三板、再融资项目等等,有5年以上投行业务项目经验,有一定的团队管理能力等严格要求。
华泰证券大金融首席研究员沈娟认为,“券商是资本市场核心载体,投资银行将直接受益于改革红利。创业板推进注册制改革、多维度配套制度落地,将全面开启投行业务快速增长。大型投行将打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大投行生态圈,中小投行或将探索专业、特色的精品券商之路。大型券商投行有望凭借综合优势构筑核心竞争实力,行业马太效应或将加剧。”
3家券商从业人数过万
从各家券商从业人员总数来看,今年以来,有3家券商的从业人员数量超过万人,分别是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海通证券。今年以来,有6家券商从业人员数量增长超过100人。其中,中信证券的从业人员数量增长最多,达449人。其次是国信证券,为227人;华西证券位列第三,为197人。
减员的券商也不在少数,今年以来有9家券商的从业人员数减少在100人以上,而中信证券华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华南”)的从业人员从去年末的2194人减少至1132人。中信证券华南前身是广州证券,在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并更名中信证券华南之后,《证券日报》记者据中信证券华南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统计,已有69家分支机构被撤销。5月6日,中信证券华南公司经纪业务系统成功切换到中信证券的经纪业务系统平台。至此,中信证券华南公司128万客户以及子公司的所有业务和管理平稳迁移至中信证券的信息系统平台。
(责任编辑:张紫祎)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