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2020届文科毕业生:近4成灵活就业 哲学专业最难就业

2020届文科毕业生:近4成灵活就业 哲学专业最难就业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08-13    浏览次数:

2020-08-13                        新浪山东


  近期,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以676分的好成绩,获得湖南省文科第4名,并考入北大考古系,此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议论。有些网友认为,她不应该报这么冷门的专业,而是应该利用自己的选择权,报经管、金融那些就业面广的专业。伴随着近期高考志愿填报的陆续开展,每一位考生都将面临新一轮挑战,因为它不仅决定着学生在未来几年中在何种环境中生活,也决定了其未来的就业方向及发展前景。那么选择文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如何?中国大学生一站式求职网申平台WUTONGGUO通过抽取数据库中15万份2020届文科高校毕业生样本,对其就业情况进行分析,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参考。


  学文科有多难?多数一本专业仅招理科


  数据来源:新浪教育、中国教育在线


  从招生专业数量来看,仅招理科生的专业常年维持在60个以上,远高于仅招文科生的专业。实际上,仅招理科生的专业比例在过去5年间大部分时间里并未低于60%。在只有上海及浙江不分文理进行高考的2019年,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70% 。从专业数量的供给情况来看,理科生可选择的空间确实更大。除了一直以来维持在较高差距的文理专业占比,文理兼招的专业比例也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仅招理科或仅招文科的专业数量占比均略有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过去的几年里,大学招生并没有为高中阶段不分文理培养学生做好准备,越来越多地选择只招理科生或只招文科生。


  近4成文科生灵活就业,跨专业就业者远超本专业


  大学生就业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用人单位招聘带来冲击,也打乱了毕业生求职和就业的节奏。据调查显示,在2020届文科高校毕业生中,有39.38%的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跨专业就业的占比为24.25%;选择本专业就业的占比为15.36%;另有11.14%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选择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占比为4.28%;还有5.59%的毕业生未就业。


  通过上图数据不难发现,2020届文科毕业生中跨专业就业人数甚至超过了本专业就业人数。众所周知,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往往会选择本专业就业,而这组数据也在侧面证明了文科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对此我们采访了来自山东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张同学,张同学表示:“我们这个专业就业面较窄,身边的同学大多数都去考研或者考公了,本科学历竞争力又相对较低,再加上我考研失利,所以只能选择在一家教育机构当学科老师。”


  文科就业难度逐年增加,就业难度普遍高于理科


  注:就业难度指数为毕业生数量与企业职位发布量的比值。就业难度指数越大,代表毕业生就业压力越大,就业难度指数越小,则表明毕业生就业更为容易。


  就上图数据来看,理科毕业生就业难度普遍低于文科,并且理科毕业生就业难度指数自2016-2019届持续降低,2019届就业难度指数仅为0.52,这边表明企业发布两个岗位,只会有一名毕业生应聘。反观文科毕业生,近五届就业难度持续上升,2020届毕业生就业难度指数高达1.76,这表明接近2名毕业生争夺1个就业岗位。


  随着近年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就业市场对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等专业相关人才需求旺盛,薪资之优越当然势不可挡,但文科专业的红利显然难以匹敌。在就业方面,文科生向来是受尽非议与同情的靶心人物。就学习模式而言,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仍是大学课堂的主流;从实用性、面向就业来看,过往的文科教育大多重理论轻实践,深度不足,也不够接地气,因此导致了文科毕业生就业难度与日俱增。


  就业难度指数接近4,最难就业的文科专业曝光


  从上图数据中不难看出,不同专业之间的就业难度指数差距较大。目前哲学专业成为就业难度最高的文科专业,其就业难度指数高达3.67;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排名第二,其就业难度指数为3.52;社会工作位列第三,其就业难度指数为3.21。以上三个专业就业难度指数在3以上。


  在高校中,哲学专业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对于当下的大学生来说,有多少人会主动选择哲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曾经,哲学专业一直是文科状元的理想。如今,这曾经的“思想殿堂”却成为调剂专业的“收容所”。哲学专业已成为公认的冷门专业,即使专业名字看起来高大上,但市面上基本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除非考取公务员或从事媒体、事业单位,但这类岗位要么进入难度高,要么起始薪资很低,导致很多哲学专业毕业生在求职时屡屡碰壁,除非转行从头开始,不然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对此也有老师表示:“很多工作岗位不对哲学专业学生开放。”也有老师坦言,“我们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大部分是选择继续深造,包括出国深造,或者换个专业读研,选择本科就业的学生不多”。


  体面、钱多、不限专业,文科毕业生最青睐岗位曝光


  由上图可见,管理培训生成为最受文科毕业青睐的岗位,其简历投递量占比为13.28%;教师排名第二,其简历投递量占比为11.54%;会计、综合管理岗位列三四,其投递量占比为7.29%和6.34%。综合来看,职能型岗位无疑更受文科毕业生青睐。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发现,管理培训生这一岗位可谓是“一枝独秀”,毕竟“事少钱多离家近”是大家对于工作的最高标准要求。管理培训生首先占据的优点就是钱多,通过企业招聘数据可见,在同一企业不同岗位中,管理培训生的薪酬相对较高,即使对比一些社招岗位也毫不逊色。除了钱多以外,个人发展前景同样也是毕业生考虑的重点,其岗位中的“管理”二字仿佛就是平步青云的象征。当然最重要的是,管培生最受青睐的地方往往在于岗位简介中的“不限专业”四个大字,简直就是希望跨专业就业毕业生的福音。以上三点,正是目前管培生成为文科毕业生就业热门岗位的关键。


  超7成文科生月薪不足7k,理科毕业生薪酬普遍较高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2020届文科毕业生岗位薪酬整体不及理科毕业生。2020届文科毕业生岗位薪酬占比最大的是3-5k元,占比为33.43%;反观理科毕业生,岗位薪酬占比最大的是5-7k元,占比为46.42%;除此之外,理科毕业生岗位薪酬3-5k者仅占20.74%,远低于文科毕业生;岗位薪酬7-9k也呈现出相同趋势,文科毕业生占比为11.37%,理科毕业生为14.26%;在岗位薪酬3k元以下区间,文科毕业生占比远远高于理科,其占比分别为13.21%和7.72%;在9-11k和11k+区间,文科毕业生也出现反超。


  其实,不少文科专业薪酬也相对较高,如金融、法律、媒体创意行业中优质文职岗位。但除去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外,企业行政部门多是文科生的就业去处,这些岗位多以服务型职能岗位为主,门槛低,如行政助理、人力资源助理、财务出纳等,所以薪资待遇不突出;而理科生多在企业生产技术部门工作,市场化程度更高,需求量大,薪水较高。


  未来,文科专业的发展依然面临新的压力。自去年起,高校开始取消文科自主招生,而后的强基计划面向的专业也多为理工科;一些院校文科专业,如清华大学今年开始停招新闻专业、会计专业本科生,这也让文科专业报考更加雪上加霜。但是文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静水深流,它也可以面向市场,成为一门实用技术。因此新文科的发展要回应新需求,促进融合化,如尝试与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新科技的交融,让文科专业再次焕发光彩。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