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信托公司:年内高管变动已达73次

信托公司:年内高管变动已达73次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08-19    浏览次数:

2020年08月19日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陈嘉玲北京报道


  处于转型“深水区”的信托公司正在加快排兵布阵。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官网累计披露73条信托公司高层变动信息。其中,10家信托公司火线“换帅”(含董事长、总裁或总经理)。多数新帅为内部提拨或大股东委派,曾是金融“老兵”或监管人士。


  另一方面,在转型压力之下,信托公司正在招兵买马,建设标准化信托业务团队,甚至有部分公司开始零费率进行市场竞争。


  业内人士则提醒道,信托公司自身竞争机制和薪酬制度的调整跟不上,招聘自建的团队未必留得住。


  更喜欢用“自己人”


  今年以来,共有10家信托公司换帅,分别是北京信托、大业信托、爱建信托、粤财信托、苏州信托、长安信托、华宝信托、北方信托、华润信托和民生信托。


  其中,民生信托董事长张喜芳的任职暂未在银保监会网站公开披露,但记者从民生信托人士处获悉,其任职资格已获北京银保监局核准。张喜芳将正式扛起泛海集团信托板块的大旗,他同时是泛海控股的副董事长。


  而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是,8月7日,深圳银保监局核准了李福利华润信托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公开资料显示,李福利曾担任五矿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五矿股份副总经理、五矿集团副总经理;于2018年8月起加入华润集团担任副总经理、华润金控董事长。


  据记者了解到,信托公司高管变动有多方面原因,诸如实际控制人系统内部各经营单位的调换、个人原因或原有高管正常退休后的交替等。


  一位华南地区的信托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集团调动更多体现集团、股东的要求,而个人跳槽则更多可能是市场化的考虑。”


  相较于高薪外聘,信托公司高管更倾向于任用“自己人”。


  前述10家公司中,有7家新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总裁)均为熟面孔,由股东直接委派或公司内部提拨。


  除了上述提及的张喜芳、李福利外,华宝信托总经理孔祥清和粤财信托董事长莫敏秋都是由集团委派上任的。


  另外,北京信托总经理何晓峰、苏州信托总裁张清、北方信托董事长韩立新、长安信托总裁刘斌均属于内部提拔。


  值得注意的是,信托公司“新帅”多是金融系统的“老兵”。


  记者此前统计68家信托公司年报发现,大多信托高管拥有十余年到二十多年的金融业从业经历,不乏银行、券商、基金的从业经历。比如,爱建信托新任的董事长徐众华从事金融行业40余年,历任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上海市分行副行长等职务。


  在职的信托机构董事长和总经理中,至少10位信托高层来自监管机构,实现从监管者到经营者的过渡。


  比如,云南信托董事长甘煜、国民信托董事长肖鹰、中诚信托董事长牛成立等。新上任的大业信托总经理战伟宏,则曾担任过原银监会非银部副处长、处长,并先后担任中融信托副总裁、浙金信托总经理。


  “银行集中了最核心的金融资源,和其他金融业态紧密联系,监管人士则有独特的人脉背景、对信托业及行业监管态度有更专业敏锐的认知和把握。”另一位受访的信托业内人士如是认为。


  也有信托公司人士指出,严监管之下,合规风控也会逐渐成为高管选用和考核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信托公司罚单增多的同时,还呈现出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双罚”的趋势。


  本报记者根据吉林信托最新的罚单发现,监管部门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时,由于李魏负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李俊永负合规管理责任,监管对两人作出警告处分。而李魏在7月2日刚获批吉林信托总经理助理的任职资格。


  紧踏监管节奏


  业内人士认为,信托高管密集变动、招兵买马建团队或与行业转型有关。


  本报记者统计银保监会官网公告发现,2020年以来,信托高管任职核准信息,包括信托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等职位的变动。其中,还包括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白伟群、副总裁王利华的履新。


  从时间上看,信托公司的“换帅”主要集中于5月份后。自5月8日《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推出以来,信托行业正面临深度转型的关键期,压降融资类业务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前述受访业内人士认为,一把手的战略决策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履新高管对监管趋势的把握和转型思路的调整,有助于信托公司转型发展。


  这位受访人士进一步表示,“新高管往往会被期待给公司带来发展思路的创新转变,带来更多的外部资源。”


  记者注意到,去年8月履新平安信托董事长的姚贵平,烧起的第一把“火”便是调整公司战略布局,向不良资产领域进军,以“特殊资产投资、基建投资、融资服务、私募股权投资”作为新的业务方向。自此之后,平安信托就开始为负责布局特殊资产投资的新事业部招兵买马、组建团队。


  在市场化招聘上,2018年和2019年,信托公司的市场招聘“火力”主要集中于财富管理团队。今年以来,市场上公开招聘信息则更多是标准化信托业务相关的岗位。


  目前,多家信托公司正在招聘证券信托产品经理、行业研究员、固收团队信评经理、投资经理等岗位。比如,近期中诚信托招聘的“标品信托事业部业务团队负责人”,要求具备五年以上资产管理或固定收益投资研究经历,具有证券公司、银行、基金公司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


  这背后的原因是,资金信托新规下,部分信托人士提出通过做大标准化资金信托规模,扩大分母,以创造更多非标的额度和空间。


  南方某信托公司一位研发部总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已有部分信托公司开始零费率进行市场竞争,做大标准化信托产品。他认为,“这一做法与监管的初衷相背离。”


  受访的某信托公司内部人士此前告诉记者,有的信托公司多个团队转型做标准化业务,团队之间存在竞争和指标要求,为了满足考核指标,罔顾金融市场风险,“冲量式”地去发行一些高位接盘的开放式产品或现金管理类产品。


  近期的数据也侧面体现了金融类信托的“一路狂飙”。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8月3日至8月9日这一周,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129.59亿元,环比增加10.89%,房地产类、工商企业类、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资金规模均呈大幅下降趋势,分别环比减少48.81%、74.93%和81.56%。


  对于“招兵布阵”标准化业务,一位某国企信托公司中层人士近日向记者分析指出:“通过市场化招聘自建标品业务投研团队,还需要结合信托公司自身竞争机制和薪酬制度的调整,否则团队未必能留住。”


(责任编辑:华青剑)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