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IT行业

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IT行业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08-24    浏览次数:

2020年08月24日                    人民网


  新华社记者 郭 程摄


  “码农”“程序猿”“攻城狮”……信息技术日益普及,信息科技(IT)逐渐成为一个备受青睐的行业。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数据显示,在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分析指出,哪里的“码农”多,哪里的信息经济就发达,这个指标已经成为透视城市内部经济结构的直观视角。


  “码农”成高收入代名词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码农”几乎是高收入的代名词。数据显示,在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5301元,金融业76107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7642元。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则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135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3459元,金融业131405元。


  IT行业何以雄踞榜首?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认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和资本密集等特征于一身,是典型的高附加值行业。无论是自有经营的互联网企业,还是售卖软件的系统集成商,都有能力从下游公司收取高额利润,因而形成了“码农”行业的高收入。


  如今,随着各个行业对于计算机应用的依赖正在持续增强,在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保障等各个环节,大量“码农”参与其中。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北京IT相关从业人员高达138.9万人,相当于沪深两地之和。而上海、深圳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数量都在70万人左右。广州以53.74万人位居第四,杭州相关从业人员也达到了40万人左右,紧追“北上广深”。


  北京有百度、美团、滴滴、字节跳动,深圳有腾讯、华为,杭州有阿里巴巴,上海有拼多多……众多互联网巨头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区域辐射能力,吸引了大量“码农”。据腾讯开放平台的数据,近年全国平均每天都有1.2万家新公司注册,年增长达33.74%。专家表示,中国源源不断的新企业为“码农”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广阔天地。


  “码农”撬动传统产业


  互联网产业的兴起,极大影响中国产业经济的增长。软件等服务行业撬动了传统行业的生产力,在电子商务、在线旅游、企业管理等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今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以直播、短视频为代表的新经济业态迅速崛起,为实体经济“赋能”“赋值”,展现出强劲生命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初,在线教育、在线政务、网络支付、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即时通信、网络音乐、搜索引擎等应用的用户规模较2018年底增长迅速,增幅均在10%以上。数字经济在促进消费、保障就业、推动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成立仅5年的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凭借千亿美元和6亿活跃用户,成为业界“领跑者”之一。业内人士指出,拼多多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庞大的生产信息和需求信息对接起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品流通。


  防疫期间,不少农户面临交通制约、信息不畅、农产品滞销的困境,“电商直播+消费扶贫”发挥了凝聚资源的重要作用,给农户、市场、观众带来了社会生产关系的新联动。专家表示,随着5G技术普及,“高时速、低延时”的供需产业链条形成,“生产端+内容端+服务端”相结合的供需体系焕发生机。


  这些新业态新模式的背后,离不开“码农”等技术人才的支撑。作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码农”在过程中大显身手,其作用不可小觑。


  “码农”助力各地数字经济


  有人说,哪里的“码农”多,哪里的信息经济就发达,这个指标已经成为透视城市内部经济结构的直观视角。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大数据看数字中国的现状与未来》报告显示,中国数字经济类企业已形成五大集聚区域,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创新格局初步成形,“数字中国”发展态势稳中向好。这五大区域分别为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两湖地区。付一夫认为,数字经济的地域分布大体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实力越发达的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越领先,越能吸引“码农”。


  一段时间以来,业界存在上海互联网行业在一线城市梯队中相对滞后的刻板印象。今年以来,“在线新经济”却成了上海的高频词,除了拼多多等处在风口上的企业,小红书、喜马拉雅、叮咚买菜等在线新经济的上海互联网“后浪”们,个个逆势上扬,被市场看好。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持证互联网企业有1966家,数量居全国第三,产值约为2890亿元,仅次于广东。尤其是在细分领域龙头众多,20家头部企业入围“中国互联网百强”,数量仅次于北京。此外,上海占据了全国40%的网络游戏市场、60%的金融信息服务市场、70%的O2O生活服务市场,具备业态最为完善的数字内容产业链。


  一些互联网创业者坦言,自己的公司偏好同行扎堆的科技产业园区,一方面能精准吸引周边企业流出的人才,另一方面还可以拥有更舒适灵活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办公幸福感,在商务谈判时“有面子”。


  专家表示,IT人才的集聚在推动技术革新的同时,催生出诸多新业态和细分的垂直领域,并与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及发展状况相结合,成为地域经济发展新动能、产业转型驱动力。


(责编:李都也(实习生)、李栋)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