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中国乳业薪酬榜:飞鹤冷友斌以5702万年薪问鼎

中国乳业薪酬榜:飞鹤冷友斌以5702万年薪问鼎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08-27    浏览次数:

2020-08-27                   网易号外


乳业高管年薪过1000万的共6人,其中飞鹤就占了4个。而飞鹤老板冷友斌更以5702万的年薪问鼎中国乳业薪酬榜第一人。


专栏|网易号外


作者|陈俊宏 郑皓元


主编|戴鹭


十年来中国乳业风云变幻,十年来中国乳业凤凰涅槃,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近两年全国各地加快推进奶业振兴的步伐,有力地支持奶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有关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减税降费等系列关注民生、促进消费的政策实施落地,也进一步推动了国内需求潜力释放,为国内乳品消费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中国乳品行业目前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乳品的市场渗透率继续提升。


市场变革之际,正是中国乳制品企业奋发作为之时。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和责任感的门户网站,网易财经于2020年6月启动“ 网易·新能量——乳制品行业榜单评选 ”征集活动,寻找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榜样力量,致敬时代驱动力。


借此活动,网易财经整理并发布上市乳企各掌舵及高管年新排行,全文将以公司业绩规模、平台大小以及老板薪酬进行多层次深度解读。由于部分高管同时也是其公司股东,涉及分红,文中将刨除此类因素,仅就年报中披露的薪酬总额(税前)进行分析对比。


6位年薪过千万 飞鹤包揽前三甲


相比金融和科技行业中层年薪随随便便破百万,中国乳制品行业整体薪酬水平偏低,其中,21家上市公司2019年年薪破百万的仅有39人,超200万的21人,年薪超1000万的上市乳企共计6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薪超1000万的6人中,排名前三的并非是中国绝对的乳制品龙头企业伊利蒙牛,而是刚刚经历业绩造假质疑的飞鹤乳业,其董事长冷友斌,年薪5702.8万元排名第一;飞鹤IPO负责人、CFO刘华年薪4318.2万元排名第二,而刚刚经历做空后因身体原因辞职的财务副总裁刘圣慧则以4196.3万元获得2019年中国乳业薪酬榜“探花”。而伊利董事长潘刚和蒙牛总裁卢敏放则分别以年薪1934.47万元和年薪1151.1万元排名第四名和第六名。


更有意思的是,飞鹤执行董事刘华和刘圣慧2018年的年薪分别为307.4万元及404.3万元,而2019年两人薪水飞速上涨至超4000万,同时,飞鹤年报显示,公司其他高管的薪资也都呈现高歌猛进的态势。


据网易财经此前报道,2019年净利润与增速方面除蒙牛和伊利外,在21家上市中国乳企中,飞鹤排行第三,总营收排行第四。总营收不到140亿的飞鹤净利润却高达39.35亿,其3年内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13.18%。同时,飞鹤市值超越了蒙牛排名第二位1331.2亿元。


而2010年从雅士利跳槽来飞鹤的蔡方良薪酬也在2019年实现了翻番,财报显示,相比三位飞鹤创始元老,蔡方良2019年年薪为1311.3万元,相比2018年的697万元同比增长了61.43%。同时,蔡方良持有飞鹤1.14%的股权,在飞鹤上市后其收益其实十分可观。


相比之下,同样承担总裁职位的蒙牛总裁卢敏放则薪酬上涨幅度较小,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卢敏放刚上任,蒙牛乳业净亏损7.51亿,随后,卢敏放对蒙牛的战略、组织架构进行调整,2017年成功扭亏为盈年收入破600亿,2019年,卢敏放带领蒙牛突破了800亿大关,“世界牛”格局已方兴未艾。


6名飞鹤高管收入总额超1.6亿元 问鼎乳企最高薪酬

 

财报显示,2019年中国乳制品行业薪酬整体最高的企业也要数飞鹤乳业,除去所持股票期权等其他因素,6名飞鹤高管2019年总薪酬1.62亿元.


作为目前最具戏剧性的乳企,飞鹤的成长轨迹可谓是此起彼伏。2019年11月和2020年7月,飞鹤乳业(06186.HK)两度成为做空报告的主角,让外界开始关注起这家东北奶粉企业的崛起路径。


第一家做空机构GMT Research质疑飞鹤没有令人信服的高增长理由,上市筹集资金为还债;最新的做空者Blue Orca Capital则质疑飞鹤虚增收入,低估广告和人工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飞鹤财务副总裁刘圣慧于2020年7月30日辞职。


两次做空、两次澄清、两次晒巨额银行存款,目前看来,飞鹤均平稳的度过了做空危机。从首次被做空至今(8月21日),飞鹤股价从6.28港元涨至15.78港元,市值从561亿港元升至1410亿港元。


总被做空盯上的飞鹤看似委屈,上市又退市,然后又重新上市,确实存在着做空机构喜欢的造谣土壤,但其实,在美股上市的十年,对于飞鹤来说,并不算愉快。


回顾2009年,本该是飞鹤的高光时刻:2008年销售额8亿,在央视豪掷3亿多广告费后,2009年增长到接近20亿。这样的成绩引来的不仅仅是做空机构,资本也开始注意到这个东北的乳企。2009年8月,风头正盛的飞鹤与红杉中国签订对赌协议。红杉中国注资6300万美元获得飞鹤210万股(占比10.5%)。但如果飞鹤股价持续低迷,将触发对赌协议中的赎回条款。


但结果是,飞鹤、投资方、市场挫折三败。究其原因不难看出,飞鹤的基因市场在北方,而拿到投资的高管似乎以为可以用资金撬开全国市场,并没有采取稳中求胜的方法,最终换来的是,长江以南市场怎么来怎么回,无奈退回北方二三线城市。


股价方面,自红杉入局后的飞鹤,股份一路狂跌,最低跌到过2美元,红杉资本果断刹车,提前终止对赌协议,最终换了个平价退场。


而2013年的飞鹤,真正意义上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机会,当年工信部特别提出了《提升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同年9月,由乳制品工业协会出面,召开了一次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品发布会。但其实会上发布的奶粉都不算是新品,私下里,它们被叫做“奶粉国家队”。获得行业协会背书的共有六家企业:伊利、蒙牛雅士利、完达山、飞鹤、明一、高原之宝。


在此背景下,飞鹤开始起飞,除将广告口号从“一贯好奶粉”改为曾一度备受媒体行业质疑的“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外,飞鹤开始猛攻外资品牌软肋,在强调价格高端化的同时深耕中国低线城市市场。


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曾指出,“飞鹤发展借助了三种力量,第一是奶粉新政力量,第二是借助三四线以下地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趋势)力量,第三借助了线下专业的地推能力。


年报显示,飞鹤也是中国增速最快的奶粉企业,营收由2016年的37.24亿增至2018年的103.92亿,年复合增速约67.05%;归母净利润由2016年的4.17亿增至2018年的22.42亿,年复合增速约131.87%。而2019年飞鹤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2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2%;实现净利润39.35亿元,同比增长75.5%。即使在今年上半年,中国几乎所有行业都遭遇新冠疫情重创的2020年上半年,飞鹤实现营收87.07亿元,同比增长47.78%;净利润27.53亿元,同比增长57.25%;


从收入结构来看,飞鹤乳业88.5%的收入来自于奶粉业务,而奶粉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高端及超高端奶粉,其中超高端品牌“星飞帆”,销量从2016年的2791吨增长至2018年的20263吨,收入从7.1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51.1亿元,占到飞鹤销售总收入近一半。年报显示,2019年飞鹤的销售成本增长到41.12亿元,其中,销售及经销开支为38.48亿元,2018年的这一项开支也花费了36.6亿元。


而高额的营销费用加上高额的研发费用,正是此次Blue Orca(业内称“杀人鲸”)抛出质疑的重要基石。冷友斌正在一档节目中表示飞鹤的研发费用投入绝对全世界第一,但是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2019年,飞鹤的研发费用分别是0.14亿元、0.15亿元和1.09亿元,2019年第一季度为0.3亿元。以最新的营业收入计算,2018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的研发投入占经营收入比例分别只有1.05%和1.09%。


从国内综合乳企来看,伊利最高,达到5.42亿元,蒙牛为2.05亿元,因此从绝对值看,飞鹤投入并非第一;而从全球看,雀巢2019年的研发投入为124.1亿元。飞鹤研发投入仍非第一。


但不论如何,飞鹤6位高管薪酬总和破1.6亿元的背后是无法忽略的飞鹤在市场上的实际表现,其高于中国乳制品行业平均增速数倍的业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堵住很多质疑的声音,但前提是飞鹤在未来能同样抗住一次次外界的做空和财务调查,因为毕竟飞鹤的财务结算是卖了多少奶粉给经销商而不是消费者。


中国乳制品行业9位乳企高管年薪破500万


 

2019年,年薪在500-1000万之间的上市乳企高管共计9人,其中,三人年薪在800万以上,分别为贝因美总经理包秀飞,年薪903.15万元;伊利副总裁赵成霞,年薪877.45万元;伊利副总裁刘春海,年薪876.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包秀飞于2018年7月1日加盟贝因美,成为了继贝因美创始人谢宏复出之后的得力干将,为重振贝因美业绩做出了卓著贡献。同时,包秀飞也是公司的“小股东”,说明贝因美给他了部分股权激励,因此,包秀飞的年薪也应在千万级别。


据网易财经了解,包秀飞加入贝因美前曾任职菲仕兰,主管菲仕兰中国销售不到四年时间内,菲仕兰中国业绩也进入了前四强。其中,在2017年,菲仕兰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6.0亿欧元(约47亿元人民币)。另据尼尔森数据显示,在单一奶粉品牌销售中,2017年美素佳儿品牌(不包括皇家美素佳儿)在中国销量排名第一。


 

(“2019年21家上市乳企90位高管薪酬榜”年薪100-500万排名按总人数计算)


24位乳企高管年薪过百万 区域乳企“掉队”


2019年,年薪在100-500万间的高管共24位,其中排行第22的张建设作为中地乳业的总裁、实际控制人及大股东,其在公司也是象征性领取薪酬,作为现代畜牧企业,198.01万元年薪符合其整体水平。


另外,妙可蓝多董事长柴秀作为大股东,主要收益也来源于股权分红。


数据显示,澳优、健合、贝因美、中地乳业、三元、新乳业。光明等上市乳企的高管平均收入在百万以上。


此外,区域乳企掌门人基本年薪都低于100万,收益重心依旧是股权。作为公司董事长,科迪乳业董事长张海青未从上市公司领取薪酬。其中,天润乳业,庄园牧场、燕塘乳业、皇氏集团、中国圣牧、新乳业、科迪乳业、西部牧业、原生态牧业等区域乳企高管平均收入都在100万元以下。


14位乳企女高管“金榜题名”

 

在90位乳企高管中,薪酬可查的共计14位为女性。其中,伊利副总裁赵成霞以877.45万元的年薪位列女性高管第一,总排行第八。赵成霞位列伊利十大股东之一,持有1.38%的股权,2019年10月,49岁的赵成霞以26亿元位列《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1472位。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以684.9万元的年薪排名女性高管薪酬榜第二,位居总排名第10。


网易财经了解到,现代牧业2016-2018年连续亏损,上游乳企普遍陷入低谷期。2017年1月,蒙牛以19亿港元增持现代牧业约16%股权,出发强制性现金要约,最终增持至约61%成其第一大股东。2019上半年现代牧业扭亏为盈,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亏损期。财报显示,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至25.70亿元;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40亿元。同年9月,新希望乳业认购现代牧业9.28%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而在14名上榜女性高管中,只有贝因美有两人上榜。财报显示,2018年贝因美实现营收24.9亿元,净利润4111万元,同比增长103.9%,现金流为2.91亿元。这是贝因美经历两年亏损后,首次实现盈利状况。


据悉在创始人谢宏隐退的三年里,贝因美连续亏损,于是在外创业的谢宏又不得不回到贝因美。谢宏回归的第一件事,就是重组自己的管理层,而这第一斧头,就挥来了包秀飞和王云芳。作为年薪高达190.14亿上榜的女高管,王云芳的简历也可谓是十分亮眼。


网易财经了解到,王云芳在进入贝因美之前,曾就任于达能食品、美国强生、拜耳医药等,也几乎都是知名企业。在这之后的贝因美,在市场营销、终端执行和管理模式上的转变也十分迅速。


总体来说,年薪收入在100万以下的女性高管,大都来自区域性乳企。目前,中国区域性乳企也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随着近两年乳企市占率定调,区域性企业之间的合作开始变得更加密切。大多区域性的乳企在并购、渠道问题、引入资本三方面均存在问题,若未来能够着手解决上述问题,那区域性乳企的发展同样态势迅猛。


外资人才“倒戈”国产阵营


纵观2019年中国乳制品行业薪酬榜,行业内部人士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年间上述上市乳企高管中有2位奶粉行业职业经理人从外资“倒戈”进入国产阵营。


2019年,张国华从老东家惠氏跳槽到劲敌飞鹤。飞鹤招股书显示,当时54岁(现55岁)的张国华现任飞鹤执行董事,负责飞鹤海外婴幼儿营养市场发展。在“2019年21家上市乳企90位高管薪酬榜”中排名14,年薪595.2万元。


加入飞鹤前,张国华曾在2012年12月—2018年3月期间在雀巢集团内担任多个高职。其中2012—2014年间其出任惠氏营养品大中华区的区域总裁;2014—2016年间出任雀巢大中华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2016—2018年间担任惠氏婴幼儿营养品的全球业务主管。张国华的此番“倒戈”或从侧面反映出目前中国奶粉市场上的格局变化,资源、政策和势能正向国产奶粉倾斜,外资一家独大或成往昔。


第二位经理人是2018年7月从菲仕兰美素佳儿跳槽到贝因美出任其总经理的包秀飞。从外资空降而来拥有丰富奶粉行业经验的包秀飞仅用一年时间便带领贝因美整体业绩复苏增长。


从全行业来看,除上述两位从外资跳槽进国产阵营的高管外,近年内已有不少外资人才选择进入国产阵营或中资阵营。越来越多国产乳企陆续上市,引进更多外资人才进行革新、创新将成为一种潮流趋势。

 

(责任编辑:杨倩_NF4425)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