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银行业:平安银行薪酬最高

银行业:平安银行薪酬最高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09-01    浏览次数:

2020-09-01               中国基金报


截至8月30日晚,六家国有大行,9家股份行均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的银行,貌似都过得不大好。


据统计,6家国有大行,9家全国性股份行上半年的净利润均下降了10%左右,6家国有大行除了邮储银行的净利润下降了9.96%,其余五家银行的净利润下滑程度均达到两位数。


上半年工行实现净利润1487.9亿元,同比下降11.4%;


农行净利润1088.34亿元,同比下降10.38%;


中行净利润1009.17亿元,同比下降11.51%;


建行净利润1376.26亿元,同比下降10.74%;


交行净利润365.05亿元,同比下降14.61%;


邮储净利润336.58亿元,同比下降9.96%。


随着上市银行完成中报披露,上半年银行业人均薪酬的情况也浮出水面。


基金君发现,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人均薪酬最高,按照实际发放的工资,达到30万元,平均每人每月薪资高达5万元!排在后面的是中信银行跟浙商银行,而国有六大行中除了交行,薪酬仍是垫底,上半年的员工薪酬只有12万左右,而他们的员工人数也是最多的。


当然了,有人认为,平均数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每次看到“人均工资”便觉得自己进了“假银行”,大部分普通员工都是平均数上的分母。由于所在区域、部门、职级等方面均不同,“平均数”难以准确地反映每位银行员工的薪酬状况,但“平均数”的波动变化仍然能反映一些问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据基金君的统计,今年上半年的银行,几乎都降薪了。


平安银行薪酬最高

国有行薪酬垫底

在基金君进行统计的15家上市银行(包括6家国有行、9家全国性股份行)中,上半年平安银行以30.06万元的人均薪酬力压群雄;中信银行紧随其后,上半年人均薪酬达到28万元,浙商银行排第三,人均薪酬达到27.8万元。


随后是招商银行、民生、兴业、光大、浦发四家银行,上半年的人均薪酬均在20万元左右。


紧接着是交行、华夏银行,上半年的人均薪酬均在17万元左右。


而最后垫底的是,五家国有大行,相比来看,交通银行为17万元,比较接近股份行水平,其余五大行在12万元到13万元之间,月均约2万元。


其中,农行跟邮储银行的人均收入最低,半年薪资分别为12.35万和12.05万元,对应2万出头,相当于平安银行的四成左右。


综合来看,平安银行月薪高达5万,中信、浙商、招商、民生月薪均超4万,国有行除了交行,均是月薪2万出头。


需要说明的是基金君的统计口径:薪酬数据来自“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这个数据代表员工实打实拿到手的钱。


上半年银行普遍降薪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中国官方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主动减免服务费用、规范和限制小微企业贷款收费,向实体经济让利,全年将达约1.5万亿元。


在这大背景下,大多数银行上半年的净利润均下降了两位数,而随之而来的,银行员工也大部分降薪了。


据基金君去年的统计,平安银行2019年上半年的薪酬为33.51万元,今年上半年下降了3.5万。


浙商银行今年上半年薪酬为27.82万,去年同期为30.21万,下降了超2万。


国有行方面,邮储银行降了近2万,建行、中行、农行降薪不到1万,工行基本持平。


在统计中,中信银行逆势加薪了超3万,而民生银行加了1万,招商加了5千。


据21世纪此前报道,一上市股份银行人士表示,其所在的分行今年变相降薪。但不是直接下调,而是通过与业绩挂钩的方式调整,例如工资原来只有1/3和业绩挂钩,现在2/3和业绩挂钩,由于今年业绩难做,工资变相下降。另一大行总行人士表示,该行尚未大幅下调。但银行核定工资都是工资包和利润挂钩,利润少了自然薪酬少。


前7个月金融机构为市场主体减负8700亿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政策落实有关情况。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今年前7个月,金融部门积极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为市场主体减负共计8700亿元,8月至12月,金融部门还将继续为市场主体减负大约6000多亿元,全年合计减负1.5万亿元。


刘国强介绍,今年前7个月,金融部门为市场主体减负共计8700亿元,8700亿元分以下几方面:一是降低利率减负4700亿元。其中,LPR下行引导贷款利率下降减负354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减负370亿元,债券利率下行为债券发行人减负790亿元。


二是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政策、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还有前期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总共减负1335亿元。其中延期还本付息可以减少企业负担大约1215亿元,支持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为企业节约担保费等费用大约120亿元。


三是银行通过减免服务收费,为市场主体减负2045亿元。


四是支持企业重组和债转股减负大约660亿元。


此外,金融部门还通过核销等方式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以自身的财务资源承担了市场主体的成本,既增强了金融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也是对实体经济的贡献。


来源:中国基金报


(编辑:曾静娇)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