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2020届毕业生:首份工作平均起薪5290元/月

2020届毕业生:首份工作平均起薪5290元/月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09-15    浏览次数:

2020-09-15                       东方网


不确定性丛生的2020年,对每一个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都注定不易。2020已进入到秋季,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智联招聘今天发布了《2020年秋季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2020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为5290元/月;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程度高,计算机、会计专业就业范围广;工学专业就业收入更高,机械工程专业以6851元月薪位居榜首;2021届毕业生薪资期望超过2020届。


2020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为5290元/月


根据智联招聘平台大数据,2020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起薪为5290元/月,且薪资与学历高低成正比。具体来看,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首份工作平均起薪高于整体水平2000元以上,形成显著差距;本科与大专学历则分别为5102元/月与4562元/月。学历虽然已不再是人才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但高学历人才进入职场后也拥有更高起点。


计算机、会计专业就业范围广,工学专业就业收入更高


通过大数据监测2017-2019年不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当前从事的职业的关联情况发现,职业与专业的匹配度整体较高,专业对口仍是市场供需匹配的主旋律。


除专业与就业契合度以外,就业弹性与专业的长期前景也值得观察。例如,会计作为通用性专业,在各行各业都保持着较稳定的需求,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包括销售管理、物流/仓储、法律/法规、旅游/管理等“不对口”职业,跨领域较广。智联招聘大数据也发现,会计职位竞争热度长期处于高位。且数字化技能也成了当前企业对会计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市场上存量的会计人才具备数据分析能力成为职业竞争的新筹码。与会计专业相反的是,对于计算机科技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近年来互联网信息产业以及如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言而喻,新基建提速更是吸纳了大量专才,因此计算机人才在应用、软件、硬件开发的方面都有很高的职场价值。



监测2019年不同专业毕业生当前的收入水平发现,机械工程以6851元/月成为高薪之首。其他工学学科毕业生收入优势依然凸显。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已成为数字化人才的蓄水池,也成为企业人才大战中的主要目标。除工科“硬核”人才外,工商管理(6370元/月)、心理学(6156元/月)与传播学(5918元/月)也都成为各学科的高薪代表。


双一流/211/985院校毕业生普遍高薪,清华大学毕业生月薪达17682元/月


智联招聘同时对2019届毕业生的毕业院校及平均月薪进行追踪,整理为TOP50高薪大学。毕业生收入高低与其毕业院校的等级形成强关联,毕业生收入排行前50名的高校多为双一流/211/985类大学。具体来看,清华大学以17682元/月名列榜首,北京大学(15365元/月)、上海交通大学(11199元/月)、浙江大学(11137元/月)位列其后,毕业生现平均月薪均超过万元。专业上来看,除北京大学以外,其他三所高校均为理工类头部学府。此外,还有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以理工科而知名的学校成为“高薪人才”的摇篮。


过3成企业已开启秋招,过半企业秋招计划面向2020及2021两届毕业生


数据显示33.3%的企业已启动秋招,2成还在筹划中,今年没有校招计划的占到46.5%。有招聘计划的企业中,42.6%的企业招聘规模与同期相比有所增加。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国内经济运行与人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回暖,此次秋招成为企业储备新生力量的重要一战,也使得有招聘需求的企业扩达招聘规模。


在招聘面向的毕业生身份上,一半以上的企业同时接受2020与2021届毕业生; 26.2%受访企业表示岗位仅对2020届毕业生开放,19.7%受访企业仅针对 2021届毕业生进行招聘。


疫情后毕业生更加看重企业福利待遇,2021届毕业生薪资期望超过2020届


对于当下的就业形势,超过9成的毕业生都会说一句“我太难了”,但不同户口性质的毕业生对难度的感知略有差异。59.3%的农村户口毕业生发出了“非常难,受疫情冲击与经济波动等影响,深感压力”的心声,高于城镇户口的53.5%;认为有难度但可以接受的城镇与农村户口毕业生分别为38.2%与33.8%。户口虽然不是雇主选择人才的标准,但农村大学生在进入就业市场后的主观感受依然更显沉重。


因此,准职场人们的择业观念也越发务实。经历疫情后,55.7%的毕业生表示注重企业的福利待遇,54.3%倾向于选择具备人性化制度与文化的雇主,还有46.3%向往抗风险能力强的大企业。


尽管薪酬福利仍是毕业生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占比60.2%),但63%的求职大学生依然将顺利就业当作第一要务,可以接受实际薪资不如预期,另有28.4%表示薪资不理想会选择继续寻找。


不确定性丛生的2020年,对每一个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都注定不易。2020已进入到秋季,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智联招聘今天发布了《2020年秋季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2020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为5290元/月;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程度高,计算机、会计专业就业范围广;工学专业就业收入更高,机械工程专业以6851元月薪位居榜首;2021届毕业生薪资期望超过2020届。


2020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为5290元/月


根据智联招聘平台大数据,2020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起薪为5290元/月,且薪资与学历高低成正比。具体来看,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首份工作平均起薪高于整体水平2000元以上,形成显著差距;本科与大专学历则分别为5102元/月与4562元/月。学历虽然已不再是人才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但高学历人才进入职场后也拥有更高起点。


计算机、会计专业就业范围广,工学专业就业收入更高


通过大数据监测2017-2019年不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当前从事的职业的关联情况发现,职业与专业的匹配度整体较高,专业对口仍是市场供需匹配的主旋律。


除专业与就业契合度以外,就业弹性与专业的长期前景也值得观察。例如,会计作为通用性专业,在各行各业都保持着较稳定的需求,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包括销售管理、物流/仓储、法律/法规、旅游/管理等“不对口”职业,跨领域较广。智联招聘大数据也发现,会计职位竞争热度长期处于高位。且数字化技能也成了当前企业对会计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市场上存量的会计人才具备数据分析能力成为职业竞争的新筹码。与会计专业相反的是,对于计算机科技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近年来互联网信息产业以及如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言而喻,新基建提速更是吸纳了大量专才,因此计算机人才在应用、软件、硬件开发的方面都有很高的职场价值。


监测2019年不同专业毕业生当前的收入水平发现,机械工程以6851元/月成为高薪之首。其他工学学科毕业生收入优势依然凸显。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已成为数字化人才的蓄水池,也成为企业人才大战中的主要目标。除工科“硬核”人才外,工商管理(6370元/月)、心理学(6156元/月)与传播学(5918元/月)也都成为各学科的高薪代表。


双一流/211/985院校毕业生普遍高薪,清华大学毕业生月薪达17682元/月


智联招聘同时对2019届毕业生的毕业院校及平均月薪进行追踪,整理为TOP50高薪大学。毕业生收入高低与其毕业院校的等级形成强关联,毕业生收入排行前50名的高校多为双一流/211/985类大学。具体来看,清华大学以17682元/月名列榜首,北京大学(15365元/月)、上海交通大学(11199元/月)、浙江大学(11137元/月)位列其后,毕业生现平均月薪均超过万元。专业上来看,除北京大学以外,其他三所高校均为理工类头部学府。此外,还有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以理工科而知名的学校成为“高薪人才”的摇篮。


过3成企业已开启秋招,过半企业秋招计划面向2020及2021两届毕业生


数据显示33.3%的企业已启动秋招,2成还在筹划中,今年没有校招计划的占到46.5%。有招聘计划的企业中,42.6%的企业招聘规模与同期相比有所增加。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国内经济运行与人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回暖,此次秋招成为企业储备新生力量的重要一战,也使得有招聘需求的企业扩达招聘规模。


在招聘面向的毕业生身份上,一半以上的企业同时接受2020与2021届毕业生; 26.2%受访企业表示岗位仅对2020届毕业生开放,19.7%受访企业仅针对 2021届毕业生进行招聘。


疫情后毕业生更加看重企业福利待遇,2021届毕业生薪资期望超过2020届


对于当下的就业形势,超过9成的毕业生都会说一句“我太难了”,但不同户口性质的毕业生对难度的感知略有差异。59.3%的农村户口毕业生发出了“非常难,受疫情冲击与经济波动等影响,深感压力”的心声,高于城镇户口的53.5%;认为有难度但可以接受的城镇与农村户口毕业生分别为38.2%与33.8%。户口虽然不是雇主选择人才的标准,但农村大学生在进入就业市场后的主观感受依然更显沉重。


因此,准职场人们的择业观念也越发务实。经历疫情后,55.7%的毕业生表示注重企业的福利待遇,54.3%倾向于选择具备人性化制度与文化的雇主,还有46.3%向往抗风险能力强的大企业。


尽管薪酬福利仍是毕业生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占比60.2%),但63%的求职大学生依然将顺利就业当作第一要务,可以接受实际薪资不如预期,另有28.4%表示薪资不理想会选择继续寻找。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