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香港:失业率创16年新高 失业大军近26万人

香港:失业率创16年新高 失业大军近26万人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10-28    浏览次数:

2020年10月28日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燕|北京报道


“按目前情况评估,已连续四个季度陷入萎缩的本港经济,目前仍未摆脱衰退的格局。”在10月25日发表的司长随笔中,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这样描述香港目前的经济状况。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失业率已经达到6.4%,属近16年来的最高位,近26万人处于“冇(没)工开”的状态。10月21日,总部设在香港的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宣布重组计划,称将实际削减超过5000个驻香港职位。据香港业内人士估计,这一计划或令全港失业率再度增高0.2%。


屋漏偏逢连夜雨。对于本就陷入衰退的香港而言,国泰重组消息可谓是雪上加霜。正如陈茂波在司长随笔中所言,市民在生活中的实际体会要比宏观经济情况冷得多。


国泰航空全球裁员8500人,港龙即时停止营运


国泰航空10月21日公布的重组计划显示,全球范围内计划削减8500个职位,相当于总职位的24%,其中涉及到5300名驻香港职工。此外,旗下全资附属航空公司国泰港龙航空即时停止营运。


国泰航空隶属于老牌英资财阀太古集团,迄今已经运营了74年,优质的服务一直是国泰航空吸引旅客的卖点之一。即使是旗下主打性价比的国泰港龙航空,也一直因为常年全机提供哈根达斯冰激淋而广受内地旅客好评。此次裁员是国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上次大规模裁员要追溯到2017年,当时曾因经营不善而裁减600名员工。


“裁员是一个令人痛心,但必须做出的决定”。国泰航空行政总裁邓健荣在内部信中称,疫情席卷全球,持续为航空业带来沉重打击,国泰航空必须进行根本性的重组,否则集团最终将无法继续营运下去。据邓健荣透露,国泰航空目前每月流失15亿至20亿港元现金。预计2021年全年的客运运力仍会比2019年低50%。


今年6月,国泰航空曾获得港府注资近300亿港元,并在第一轮“保就业计划”中获得5亿港元补贴薪金工资。在此之前,国泰曾宣布高级管理层全部减薪,甚至要求员工放至少三个星期无薪假,但仍然无法摆脱困境。


作为香港最主要的航空公司,国泰航空面临的经营危机难免会对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产生潜在影响。陈茂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就表示,若国泰航空的存亡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伤害香港作为区内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和发展,其负面影响更会幅射香港其他经济环节,不利香港整体利益。


根据重组计划,国泰航空未来每个月将至少减少5亿港元的开支。裁员之外,国泰航空未来还会进一步压缩客运运力。据国泰航空顾客及商务总裁林绍波介绍,40%客运机队将转移至香港以外的地区存放,同时也会多方面增加货运运力。过去两个月,国泰已经将两架客机的乘客座椅拆除,改装用来运载货物。


餐饮服务成重灾区,失业率高达15.2%


国泰此次裁员,部分源于消费旅游业的下滑,其行业失业率已高达11.7%。


从细分行业来看,餐饮服务业的失业情况最为严重,失业率达到15.2%。与消费和旅游相关的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业失业率7月至9月飙升0.8个百分点至11.7%。建造业的失业情况也在继续恶化,失业率达10.9%。此外,大多数行业的失业情况都在普遍恶化。


疫情反复是导致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截至目前,香港本地确诊个案仍未清零。香港卫生署的数据显示,10月25日,香港新增6宗新冠确诊个案,包括1宗源头未明本地个案。过去一个月,香港每日新冠确诊个案始终在个位数至双位数之间徘徊。


受疫情“封关”影响,香港旅游业自年初以来几乎陷入停摆。香港旅发局10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访港旅客初步数字为9132人次,同比锐减99.7%。今年前9个月,访港旅客355万人次,同比大跌92.4%;内地客与非内地客分别为269.6万人次和85.5万人次,同比下挫92.7%和91.3%。


为避免本地疫情进一步扩散,今年以来,香港政府曾多次出台政策禁止4人以上聚会及店内堂食。尤其是第三波疫情爆发以来,令很多原本就在艰难支撑的饭店不得不停业止损。


“疫情一直反复。平息一段时间以后就会突然出现一波不明来源的爆发,政府就下令禁止堂食和聚会。过一段时间疫情稍微好转,加上经济下滑的压力,禁令就会松绑,然后没多久疫情就又恶化了。这样子恶性循环下去,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在香港经营餐饮门店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大部分饭店都不再雇佣全职员工,自己店内的员工也全部改聘为兼职小时工。再加上香港“封关”导致游客大减,很多门店都关门歇业,各行各业看起来都很萧条。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的数据,全港失业人数已经逼近26万。其中,20至24岁年轻人失业率升破两成,人数较年中(3至5月)增逾五成。据香港媒体估算,到年底仍会继续出现裁员或结业潮,失业率很有可能会突破7%。


今年8月,香港特区政府曾宣布下调对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由原来的-4%至-7%,下调到-6%至-8%。这也是今年4月以来特区政府第二次下调增长预测,意味着香港有记录以来将首次连续两年出现经济负增长,衰退程度亦超过1998年及2009年。数据显示,自1971年以来,香港分别在1998年、2009年及2019年录得GDP负增长,分别为-5.9%、-2.5%和-1.2%。


1


疫情能否受控成为影响香港经济恢复的关键因素。受访者供图


香港经济何时现曙光?


遭遇重创的香港亟待走出困局。


自疫情暴发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已投入超过3000亿港元,推出多项支援措施。陈茂波坦言,运用有限公共资源的援助,“始终难以长期持续,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经济中的实际困境。”


在陈茂波看来,内地疫情已稳定受控、经济在持续好转,如果能恢复两地的人员和商贸畅通往来,紧扣内地的“内循环”,那么即使因疫情等关系“外循环”暂时受阻,香港的经济仍可大幅恢复生气。眼下的关键是要继续扩大针对不同范围、目标群体的强制检测,这不但有利于控制疫情,更是为恢复经济活动、为缓减打工仔及企业经济压力创造条件。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月初曾表示,早前已经梳理了一系列的措施,要求中央考虑并作出支持。她计划在本月末前往北京,与相关部委研究政策。


林郑月娥表示,中央往往在香港面对风险和挑战的时候,都很乐意提出一些惠港政策,包括2003年后的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自由行;2008年在金融方面亦提供协助;而此次她请求中央协助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希望很多商贸或专业服务、金融开放,都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实;二是聚焦金融,希望能与内地更多互联互通;三是聚焦创客发展,希望透过中央的政策,特别是深圳和香港的合作,在创科方面大有可为。



随着第三波疫情逐渐缓和,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在逐步放宽社交距离,推出多项措施试图恢复零售旅游业的活力。根据香港政府最新推出的政策,10月23日起,持牌旅行社可以举办本地游旅行团,旅行团连同职员每团人数最多30人,导游和领队会先接受检测,而旅客除用餐外需要全程戴口罩,乘坐交通工具的人数亦限制为座位的一半,以减低感染风险。


此前,香港本地酒店和航空公司也曾推出过促进本地旅游的活动,包括针对本地港人的优惠住宿价格,一家人周末住酒店当作度假、乘飞机绕港一周欣赏香港景致等活动。香港航空公司推出的“环港赏日落”飞行活动半小时就售罄了一百张机票。


责编:杨百会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