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高校毕业生:国内就业占比递增 人才回流趋势明显

高校毕业生:国内就业占比递增 人才回流趋势明显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10-30    浏览次数:

2020-10-30                  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近日,有关美国特拉华大学任教的徐冰君已出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消息引发关注。事实上,在徐冰君之前,今年已有郑永年、吴晓刚等社科领域权威,以及朱松纯、宋伟宏、叶思宇等科技领域知名学者相继回国。


人才回流是不是一个大趋势?澎湃新闻注意到,10月29日,CCG发布的《高校校友观察:中国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研究与展望2020》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间接回答了这一问题。


报告指出,根据对我国十所“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以下简称 “U10”)超 21.8万名毕业生发展情况的“画像分析”,2014-2018年间,U10毕业生中首次就业在中国的比例在逐年增长,且2018年的增长尤为明显,从73.5%增加到83.0%。从U10毕业生出国留学与国外就业的数据对比看,虽然超过七成毕业生在深造选择中倾向于去往国外,但超过八成毕业生的首次就业所在国为中国,呈现出“出国留学—回国就业”的良性环流,人才回流趋势明显。


上述报告由CCG与LinkedIn中国联合发布。报告共分为三大部分,包括U10毕业生发展路径的选择去向,新冠疫情下的对出国留学和就业市场的挑战,以及对高校学生选择发展路径、促进高等教育与职业培养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过半本科毕业生选择深造,超九成硕、博士毕业生进入职场


根据报告,U10毕业生中,过半数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超九成硕士和博士毕业生选择进入职场。


报告指出,2019年,U10毕业生选择深造的比例增长显著,一改2014年以来就业比例连续增长的趋势。U10毕业生出国留学比例持续增加,但赴美留学增长率进一步放缓,赴英国、中国香港、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留学的高校毕业生比例逐年上升。


报告还显示,在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本科毕业生更愿意选择继续深造,并在硕士毕业后进入就业市场;而在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城市中,其本科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就业,硕士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则相对较高。


同时,报告显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在所有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中都属于热门行业的前三位,在本、硕毕业生中尤为明显。从不同学历的行业分布看,本科与硕士毕业生就业领域更偏向于应用型行业,如金融、消费品以及媒体与传播等行业;而博士及以上毕业生则在一定程度上偏向更具专业性的领域,如医疗、法律等。


报告指出,由于疫情爆发以来各国签证、出入境政策收紧,留学将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在签证与出入境政策和疫情控制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下,留学目的地国可能更趋多元化发展。此外,疫情对我国行业发展与转型带来挑战和机遇,高校毕业生在疫情和后疫情时代就业创业更趋灵活和多元化。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国就业市场雇佣率已回升至去年同期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建议:建立长效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回国就业创业


在促进高等教育与职业培养发展方面,报告建议: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热门行业、职位及新冠疫情对行业的冲击,针对性地培养产业发展、经济创新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人才;进一步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力度,为中国学生在国内接受高质量、国际化教育创造机会;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服务能力,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国家政策方面,报告建议:抓住中国经济发展及疫情下留学人才“回流”的机遇,通过建立长效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更多海外中国人才回国就业创业;从国家政策层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就业模式变革,为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和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针对疫情对留学的带来的冲击,积极探索国内外教育体系对接机制,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扩展更广泛的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机制,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留学目的地多元化选择及国际化发展创造条件。


CCG成立于 2008 年,是我国的一个国际化社会智库,也是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理事单位,财政部“美国研究智库联盟”创始理事单位,拥有国家颁发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质。其总部位于北京,目前有全职CCG研究和专业人员百余人,致力于全球化、全球治理、国际关系、人才国际化和企业国际化等领域的研究。


责任编辑:钟煜豪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4009-20-4009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