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日 环渤海新闻网
2020年前三季度,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7.9万多人
促进1200多万农民工实现返岗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
全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29亿元,
直接扶持1.42万人自主创业,
带动吸纳3.59万人实现就业
......
今天(11月2日)下午,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河北省人社系统前三季度重点民生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河北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彭秋水,向媒体介绍前三季度全省人社领域民生工作有关情况。省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苗俊兴、省人社厅行风办副主任李发祥现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彭秋水指出,今年以来,全省人社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三六八九”工作思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关键词一
就业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7.9万多人,全省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01 初步形成稳企业稳岗位、强培训促就业、兜底线强服务的就业政策体系
创新完善稳就业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了保居民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若干措施、做好当前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若干措施、加强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措施等等,初步形成了稳企业稳岗位、强培训促就业、兜底线强服务的就业政策体系。
02 为11.02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6.07亿元
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行动,出台了加强就业见习的实施意见,上线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求职登记小程序,向毕业生提供常态化不间断服务,帮助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同时,加强企业用工和农民工就业服务,为3400多家企业解决用工需求5.7万多人,促进1200多万农民工实现返岗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为11.02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6.07亿元,缴纳医疗保险费2.03亿元,发放价格临时补贴7204.32万元,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03 直接扶持1.42万人自主创业 带动吸纳3.59万人实现就业
深入开展大众创业活动。加强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优化升级创业就业孵化基地150家。建立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培育库,新建基地50家,推荐申报国家示范基地4家。举办全国双创周云上河北分会场河北省创业就业成果展,15个项目参加展示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今年1至9月,全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29亿元,直接扶持1.42万人自主创业,带动吸纳3.59万人实现就业。
04 全省累计举办网络招聘1300多场 线下小型招聘活动160多场
持续优化就业服务。启动就业创业服务攻坚季行动,依托就业信息网络化平台和各级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对所有重点群体建档立卡,建立就业情况清单、求职需求清单、岗位供给清单、供需对接清单,全面实行线上招聘服务“不打烊”,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居民就业。举办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河北选拔赛。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累计举办网络招聘1300多场,线下小型招聘活动160多场,提供岗位需求110多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6万多人。
关键词二
社会保障
截至三季度末,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03.2万人,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8.0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23.3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59.4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59.08万人,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01 三项社会保险共为企业减免社保费294.71亿元,缓缴三项社保费1622.94万元。
全面落实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制定出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和困难企业认定办法等配套文件,精准开展企业大中小类型划分工作,调整完善社税一体化平台,逐户落实企业减免和退费政策,确保政策精准到位。今年前三季度,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共为企业减免社保费294.71亿元,缓缴三项社保费1622.94万元。
02 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
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制定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实施方案,逐项明确申领条件、发放标准、发放期限和完成时限。全面实行网上申领、自动审核、社银联网发放,节假日24小时服务不停歇,推动政策快落地、快见效。有关政策已经在“河北人社”官方网站进行解读,让符合条件人员都能及时了解政策,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03 提高社保待遇标准
提高社保待遇标准。一方面,提高了养老保险待遇标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体增长5%;另一方面,提高了失业保险待遇标准,自2020年10月1日起,失业保险金平均标准提高到1390元,增长380元。
关键词三
人才人事
01 首次在全省推广使用职称申报评审信息化系统,实行线上线下并行
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研究出台了工程、社科、农业、经济、会计、自然科学等7个类别职称改革方案,修订农业技术、农业工程、水产工程专业职称评审条件,进一步提高了我省人才评价科学化程度,拓宽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渠道。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首次在全省推广使用职称申报评审信息化系统,实行线上线下并行,确保职称申报评审备案工作顺利开展。
02 完成职业技能培训70多万人次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等为抓手,不断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截至10月底,完成职业技能培训70多万人次。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首批评选认定100多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涵盖168个职业工种,真正实现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广大群众可以就近就地进行等级认定,评定结果已在“河北人社”官网公布。另外,做好技工院校疫情防控和招生工作,今年前三季度,全省105所技工院校共招生53184人,比去年同期增加7.7%。
03 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我省推荐的30名个人和11个集体进行了隆重表彰
着力做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上下、各行各业在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我省推荐的30名个人和11个集体进行了隆重表彰,分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称号。10月1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对各市、省直各部门推荐的502名先进个人、301个先进集体,进行了隆重表彰。
关键词四
行风建设
01 年底前“好差评”工作将实现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全覆盖
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建立分市、分片联系机制,通过“每周一联系、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的方式,持续清理无谓证明、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结时限,最大限度方便办事群众。全面推进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年底前“好差评”工作将实现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全覆盖。
02 培养人社“知识通”、业务“一口清”
开展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全省人社系统窗口单位通过开展“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活动,在电脑和手机端进行在线学习答题,培养人社“知识通”、业务“一口清”。目前,全省练兵比武区域选拔赛已经结束,下一步将组织参加全国人社系统练兵比武决赛,通过练兵比武,提高窗口服务人员能力素质。
03 全省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7431万张,签发电子社保卡1363万张
加快推进“互联网+人社”行动。主动适应互联网、5G、大数据发展趋势,开发应用全省统一的职业能力培训管理和监控系统、农民工信息管理系统、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失业保险智能管理服务系统等信息平台,为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加快推进社保卡发放应用,截至三季度末,全省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7431万张,签发电子社保卡1363万张。特别是在今年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依托河北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和河北人社APP,大力推行网上招聘、失业保险金“畅通领、安全办”、“企业直通车”等“不见面”服务,方便了群众办事。
编辑: 侯磊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