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基金经理:2020年已有逾200名离职

基金经理:2020年已有逾200名离职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11-05    浏览次数:

2020年11月05日                中国证券报


  都是打工人?今年已有逾200名基金经理离职


  余世鹏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频繁,人数甚至可能会创下近五年新高。


  作为高端精英群体的基金经理为何频繁变动?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经理的发展实际上是严重分化的,除少数明星基金经理外,大部分是默默无闻的金融“民工”,部分基金经理跳槽,主要是为了“择木而栖”。


  离职人数或创阶段新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全市场142家基金公司中共有2329名基金经理,其中有221名基金经理在年内发生过离职,超过去年同期的200人;同时,今年以来新聘的基金经理为411名,也超过了去年同期的380人。


  2016年-2019年每年有过离职的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156名、170名、190名、231名,新聘任的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364名、410名、420名、462名。


  业内分析人士陈峰(化名)指出,从目前趋势来看,2020年全年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将有可能超过2019年,创下近5年以来新高。


  除了个别绩优基金经理“公奔私”外,不少基金经理仍选择了在公募行业内流动。比如,东证资管副总经理兼公募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林鹏于今年5月离任,随后出任上海和谐汇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而中银基金的陈军在2月份离任后,则加盟东吴基金任常务副总裁;新华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崔建波在5月份离任后,加入了方正富邦基金,担任首席投资官。


  陈峰表示,2020年是基金大年,市场也有过一波不错的行情,基金公司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都在寻求优质投研人才,以完善权益投资团队布局。人才的来源无非有两大途径,一是应届毕业生,二是在现有行业内挖掘。


  但是,“在主要市场被头部基金公司占据的情况下,中小基金公司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中小型基金公司要吸引到尖端人才,需要付出不小的成本。”上海市委党校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杨国庆表示。


  “择木而栖”


  “基金经理群体是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壮大过程中诞生的专业投资力量,是一个精英群体。”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基金经理肩负着为基金持有人创造价值回报的责任,既要懂研究和投资,也要学会和客户沟通。因此,基金经理除了具备较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投资能力外,还要具备较好的职业操守和投资心态。从这个角度讲,过于频繁的跳槽,并不利于基金经理个人稳定发展。


  杨国庆指出,一直以来,基金公司以高薪吸引人才,基金经理也大多属于高智商、勤奋的精英人群。从性格上讲,优秀的基金经理,能够享受投资带来的乐趣,也能承受风险冒险带来的压力。从交易实践上看,优秀的基金经理既需要对市场变化有着高度敏锐性和前瞻性眼光,也能够对微观的公司治理架构和财务状况进行准确分析,进而在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变化中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杨德龙指出,从现实情况来看,基金经理群体的发展是严重分化的,具备优异业绩和可观管理规模的明星基金经理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基金经理默默无闻,收入也一般,甚至还自嘲是金融“民工”。


  “因此,基金经理的频繁跳槽,也是为了寻找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平台。基金经理在寻找平台时,会考虑个人的投资风格、投资文化认知与公司是否契合、公司考核是否有利于个人能力发挥等多方面因素。”杨德龙说。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