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 大连天健网
天健网消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丁一)11月14日,“大连市2020年秋季人才招聘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日”活动在世界博览广场举行,这是2020年大连市最后一场大型人才招聘活动。数据显示,本次招聘会吸引了招聘单位527家,提供了职位需求18354个,与去年持平,这也标志着疫情后大连用工市场回暖。
据统计,本次活动入场洽谈求职人数达到2.2万余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9893人次。
制造业、IT业、批发零售业企业成用人主体
从参加单位行业看,本次秋招会上制造业、IT业、批发零售业企业成为用人主体,分别占参加企业总数的25.7%、14.3%和13.2%,教育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等其他行业企业占46.8%。
另外,相关数据显示,岗位需求中销售类岗位占需求总数的20.9%,工程机械类占20.3%,服务业类占10.3%,教育和法律类占9.9%,IT类占9.2%,建筑物业类占6.6%,财会金融类占5.4%,物流仓储类占4.9%,行政管理类占4.9%,农林渔牧类占2.7%,媒体广告类占2.7%,医药化工类占2.2%。
整个需求岗位中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的364个、本科7565个、大专5959个、中专和不限学历的2665个,分别占总数的2.2%、45.7%、36.0%和16.1%,与去年相比,用人单位吸纳人才的学历标准有所提升,高素质、高技能、高学历的人才成为企业揽才的目标。
大连不缺人才
作为2020年首次恢复的大型人才招聘活动,秋招日活动以其东北地区极具影响力、国内极富汇聚力等优势和显著的洽谈成果吸引着众多知名企业和优秀人才的目光。在招聘单位中,既有简柏特、埃森哲、益德穿梭、大众变速器、日本电产、辉瑞、野村等著名外商投资企业参加,也有东软、华宇、中车、百家外语、大橡塑、豪森瑞德等国内知名企业加盟,体现出本次招聘活动的巨大影响力。
“我们不仅招聘适合应届毕业生的初阶岗位,也对具备一定行业经验的高端人才有一定需求。”招聘会现场,益德穿梭项目经理冯洋告诉记者,因疫情原因,公司加快了由传统服务外包向商业咨询方面的转型,目前更多的项目会通过视频会议与日方客户对接,这就对部分求职者有着更高的要求,需具备一定外包领域经验,有带团队能力及优秀的外语能力,这样可以为客户远程解决需求。
“大连有丰富的服务外包发展历史,因疫情原因,我了解到一些传统BPO服务都在转型。” 冯洋介绍,本次参与秋招会,他最大的感受大连并不缺乏高端外包服务人才,与此同时,应届毕业生素质也提高不少,人才选择面更大了。
另外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大连市人社局和市国资委共组织12家国有企业,携319个毕业生岗位招揽人才,加大毕业生招聘力度,增加毕业生招录计划。
服务求职者 组委会频频“出招”
今年8月份,大连人力资源市场开通官方抖音号,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向求职者介绍包括参会企业特点、岗位需求等大型招聘会情况,这也是该市场为更好服务广大求职者,在开通官方网站、微信、头条号等渠道后的又一次“触网”探索。现场,两名工作人员正通过直播方式,向求职者介绍本次秋招会相关内容。
“平时会提供企业招聘信息内容,对专场招聘会进行直播,今后将逐步为求职者提供更多服务,包括邀请企业HR走进直播间等活动。”一名正在直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为更好服务求职者,组委会还为在现场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高校毕业生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后可现场签约;现场设置就业政策咨询台,解答毕业生档案、户口、三支一扶、就业创业、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针对企业和高校毕业生等不同服务对象发放“政策服务包”。设置的职业指导台为求职者提供简历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及职业人生规划、普惠制培训报名等服务,活动结束后有工作人员继续为求职者推荐工作,保证秋招日活动的延续性和实效性。
本次活动由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市就业服务中心、中国·大连人力资源市场和中国·大连高新技术人才市场联合承办。
[责任编辑:董鑫]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