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深圳:405家上市公司 员工人均薪酬17万 吸纳28.67%就业人口

深圳:405家上市公司 员工人均薪酬17万 吸纳28.67%就业人口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12-11    浏览次数:

2020-1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员工人均薪酬17万!深圳405家上市公司,吸纳约29%就业人口)


导读:截至2019年底,深圳上市公司员工总数达到334.44万人,当年员工总薪酬达到5741.92亿元。


简单计算可知,405家上市公司员工2019年的平均薪酬为17.17万。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


记   者丨王帆


编   辑丨周上祺


12月9日,《深圳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0)》在深圳举办的“中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


截至2019年底,深圳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达到418家,广泛分布于国内外主要资本市场,仅在2019年当年就有28家深圳企业以IPO方式实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剔除股票长期停牌、截至2020年6月30日未公开年报等特殊状况的13家公司,报告最终通过对405家深圳上市公司年报进行了整体分析。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上市公司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创新驱动的主力军,也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从这个角度看,上市公司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局部的问题,其实是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问题。


8家公司2019年人均薪酬超过50万


从主要发展指标增速来看,与2018年相比,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主要发展指标实现快速增长。


上市公司数量从392家增加到418家,增加了26家(新增28家IPO,迁出2家);


总资产增长了14.69%,净资产增长了18.72%;


营业收入增长了12.21%,净利润增长了18.69%,研发投入增长了21.92%;


员工薪酬增长了12.21%;


均高于同期深圳市GDP名义增速11.17%。


在就业贡献方面,截至2019年底,深圳上市公司员工总数达到334.44万人,当年员工总薪酬达到5741.92亿元。


简单计算可知,405家上市公司员工2019年的平均薪酬为17.17万。


其中,中国平安、比亚迪、工业富联、立讯精密、中国恒大、万科、顺丰控股等7家公司员工数量超过10万人。


员工总薪酬方面,中国平安、腾讯控股分列前两位,年度发放薪酬均超过500亿元,另有9家企业发放薪酬超过100亿元。


在人均薪酬方面,国银租赁的人均薪酬超过100万元,腾讯控股、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平安银行、金地集团、招商银行、雷柏科技等公司超过50万元。


在税收贡献方面,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合计纳税4807.75亿元。其中,万科、中国平安、中国恒大纳税超过500亿元,另外还有招商银行、招商蛇口、平安银行、华侨城、腾讯控股、金地集团等6家企业纳税超过100亿元,年纳税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总数达到41家。


“科技+金融”双轮驱动


从市值来看,截至2019年底,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22092.96亿元,其中信息技术行业和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合计为87266.11亿元,占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比重超过71.47%,这充分反映了深圳经济“科技+金融”双轮驱动的显著特征。


从研发投入状况来看,在年报中专门披露研发费用的企业有310家,占比超过76.54%,这说明深圳上市公司普遍重视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这310家深圳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为1319.47亿元,平均研发强度为2.19%。


从国际化经营状况来看,公布年报的405家企业中,有205家企业披露了境外收入情况,占比达到50.61%,境外收入比重超过10%的企业共有130家,占比为32.18%。


如果将深圳上市公司整体视为一个“经济体”,那么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经济体”的“生产总值”达到17495.31亿元,相当于同期深圳市GDP的64.97%,较2018年增长了13.05%,但低于上年同期增长率15.80%。


同时,上市公司员工总数相当于深圳市在岗职工人数的28.67%,贡献税收相当于深圳市产业税收总量(不计海关税收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的70.40%。


报告指出,深圳上市公司整体作为一个“经济体”,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创新能力、税收产出、创造就业等方面与深圳市“实力”接近,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另外一方面,深圳上市公司又是深圳的优秀群体,人均创造的生产总值高于深圳人均GDP120%以上,在深圳发展中发挥着引领和带动作用,是深圳经济发展的旗帜和引擎。


与京沪仍有差距


在全国范围内,北京、上海、深圳是内地城市中上市公司分布最集中,实力最强的三个城市。根据报告的统计,北京和上海2019年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546家和450家。


除数量差距之外,深圳与北京、上海的上市公司相比,竞争力又如何?


从行业分布来看,京沪深三地上市公司数量最集中的三个行业均是信息技术、工业和消费,三个行业合计占比北京为67.55%,上海为63.56%,深圳为74.07%,深圳上市公司归属行业集中程度最高。


京沪深相比,在上市公司总量、总市值、营业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纳税额、上市公司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中,北京优势明显,与上海和深圳拉开差距;人均创收、人均净利润、人均薪酬、人均纳税、人均生产总值几个指标中,北京的表现也好于上海和深圳。


上海的研发营收比最高,为2.20%,仅略高于深圳的2.19%,但人均研发投入上海达到了5.29万元,超过北京,同时也高于深圳的3.95万元。


仅在营收净利润这个指标中,深圳超出北京和上海。但仅拿深圳与上海相比,深圳在上市公司总市值、净利润、纳税额、人均净利润、人均纳税等几个指标中更胜一筹。


总体而言,报告指出,深圳上市公司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人力资源管理上较京沪上市公司仍有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与北京、上海相比,深圳上市公司的特征在于,不靠行业垄断,不靠行政捏合,民营企业是主力军,几乎是在深圳本土自主创新创业发展起来。对于国内其他城市而言,深圳上市公司的发展经验在某些方面或许更有借鉴意义。


钟齐鸣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钟齐鸣_NF5619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