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公募基金业:截至12月13日104家公司出现变更 累计310人

公募基金业:截至12月13日104家公司出现变更 累计310人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12-14    浏览次数:

2020-12-14                   北京商报  


作者:孟凡霞 李海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李海媛)岁末年终,公募基金业频现高管变动。12月12日,易方达基金首席大类资产配置官汪兰英因个人原因离职。而前一日,广发基金原总经理林传辉也离任,阔别17载重回广发证券,引起业内热议。北京商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2月13日,今年公募行业共有104家公司出现变更,累计310人。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基金业高速发展,各家公司的人才需求也较此前增长,加上公司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也导致了部分高管为谋求更好的发展选择跳槽或奔私创业。


公募高管更迭持续不断。12月12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首席大类资产配置官汪兰英因个人原因离职。公告还提到,该职位相当于副总经理级别。相关资料显示,汪兰英曾任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后加入中国人寿资管公司,并于2016年9月加入易方达基金公司。


而在前一天,即12月11日,广发基金也发布公告称,原总经理林传辉因工作调整原因离任,并由原副总经理王凡新任公司总经理一职。同日,广发证券也发布公告称,聘任林传辉为其新任总经理,并提名其为第十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


据悉,林传辉曾在1995年加入广发证券,先后任投行部北京业务部总经理、投行部副总经理等职位,并于2002年“转战”筹备广发基金,在2003年公司成立后历任总经理、副董事长等职位。公开资料显示,自广发基金成立至今,林传辉担任总经理一职已长达17年。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情况仅是今年基金公司高管频繁变更的缩影。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督察长以及首席信息官5类职位在内,年内已有104家公募累计变更高管310人。具体来看,年内有24家公募基金董事长职位出现变更;总经理一职变动涉及39家公司;副总经理级别则有71家基金管理人出现变更。而2019年全年,共有112家公司变更高管323人。


申万宏源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评价,导致近年来基金公司高管更迭频繁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其一,由于当今基金业发展较快,基金公司对高管的需求也较原先有所增长。其二,由于各基金公司发展不平衡,存在部分高管通过调整工作场所,从而实现更高个人价值的可能。


正如桂浩明所说,部分公募“大佬”是出于个人原因离任,因此,他们的离任去向也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从已有案例来看,部分公募高管除了“跳槽”到行业内其他公司外,也有部分人选择“奔私创业”。例如,此前,工银瑞信基金原董事长郭特华在辞任后,迅速创办了海南富道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执行董事。


事实上,该现象并非年内独有案例。今年4月,泰康资产前董事总经理、投资经理余海丰也选择离职,并于7月创办上海慎知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余海丰的认缴比例高达99%。另外,包括部分公募业的明星基金经理如富国基金经理于洋、东证资管基金经理林鹏等也在年内悉数“奔私创业”。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公募高管“奔私”,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一方面,个人收入上会更为可观。另一方面,晋升空间的弹性也会更大。


那么,高管变动频繁一定是坏事吗?在桂浩明看来,基金行业高管变动有利有弊。由于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人才的优势配置可以让部分尚未发展起来的基金公司后来居上。但过于频繁的变动,或在条件不太适合的情况下调动,则可能影响公司业务的开展。


“应该鼓励合理的、必要的人才流动。同时,也要反对不合理的、过于轻率的调动。各基金公司还是要把人才储备工作做好,才能更好的推动基金业务的发展”,桂浩明如是说。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