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Z世代:七成对新兴职业兴趣浓厚

Z世代:七成对新兴职业兴趣浓厚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12-28    浏览次数:

2020-12-28             中国青年报


七八个月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陈妤婕受到一些服装类电商的邀请,做起了服装模特。从那时起,“服装搭配”这个概念进入她的世界。从穿别人搭配好的衣服拍照,到自己给自己搭配,“还去过一个公司,现场观摩了搭配师是怎么工作的”。不过,学国际商务专业的她没有想到,她在中国青年报社、银泰百货和中青校媒举办的“青年当红不让”2020全国大学生服装搭配师、美陈师大赛中获得了杭州城市赛冠军,又在12月末的总决赛上获得了总冠军。对于现在的她来说,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职业——服装搭配师,或许将成为她走入职场的一个选择。


服装搭配师、电商主播、自媒体博主、试吃试睡员……近年来,许多陌生又新奇的职业如雨后春笋,伴随着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应运而生,一些学校也迎合新兴行业,推出直播专业、小龙虾专业,等等。面对新兴行业,“Z世代”好奇、感到新鲜之余,也有所疑虑。中青校媒面向全国1220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64.30%的人有从事新兴行业的想法,32.36%持观望态度,仅3.34%绝对不会选择新兴行业。


新兴职业吸引年轻人入场


如果把一种新兴职业作为自己的求职目标,喜欢聊天、听故事的黄懿茗首选主播。她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大都“飘”在故乡之外,身边亲近的朋友少,“下班回家,正好一个主播开始直播,他会跟你聊工作,聊生活,就像一个朋友一直陪着自己。现在很多电商直播不仅是推销带货,也是一种情绪的分享,和屏幕对面的人同屏互动,久而久之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吸引一批忠实的粉丝。”


黄潇蓓坦言,新兴职业对她的吸引力主要在于符合自己的爱好、工作更自由。这和许多“Z世代”的想法不谋而合。中青校媒调查显示,排在受访大学生最想做的新兴职业前三位的,分别是自媒体博主(56.31%)、试吃试睡员(45.90%)、服装搭配师(31.48%)。新兴职业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工作更自由(77.34%)、可以将兴趣作为职业发展方向(76.59%),此外,岗位缺口大、人才需求量多(43.14%)和薪酬待遇好(41.64%)也是新兴职业的优势。


为了更贴近自己喜欢的服装穿搭行业,学会计专业的欧阳岑昕自学拍照技能和修片技术。即便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但对于未来从事潮流行业,她仍有一些担忧,“对于非相关专业的人来说,从事这项工作的门槛和难度都会更大。”但在2020全国大学生服装搭配师、美陈师大赛上获得西安城市赛冠军后,她表达的穿搭理念得到了评委的认可,这让她对从事相关行业的信心也更足了。


二次元文化资深爱好者汪筱曾经想成为一名Coser(角色扮演者——记者注)。“Coser主要的工作是扮演动漫或游戏角色、出写真。圈内有名气的专职Coser还会被邀请去漫展作为嘉宾进行签售或表演。”汪筱说,国内了解并喜爱二次元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了。拥有各大视频平台的支持,国内动漫制作的水平越来越高,传播度也越来越广,二次元的“圈”也越来越大。汪筱享受Cosplay(角色扮演——记者注)时被关注的感觉,参加活动时有人邀请她合照,“这说明我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扮演的角色被大家所喜欢。”


既有惊喜也有忧虑


尽管对Cosplay热情很高,但汪筱坦言,要想真的把Cosplay作为自己的职业非常有难度。Coser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具有一些隐形的入行门槛。“Coser的粉丝们最基本的兴趣点依然是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如果说扮演的差距非常大,是没有人愿意埋单的。”成为Coser的前期投入也让汪筱有些退缩。“妆发、服装都需要自己完成、自己投入,但如果在圈内一直没有名气,那么所能获得的收入远远不能填补前期投入。”粉丝签售、漫展举办方的出场费、广告费等是Coser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拥有这些的前提是有知名度。”她最终很可能会放弃这份自己所热爱的职业,是因为担心“连养活自己这条底线都难以达到”。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77.38%的受访大学生不确定新兴职业是否“靠谱”,要看具体是什么职业。选择新兴职业的顾虑,主要在于这些行业产生晚,缺少相应的规范制度和保障机制(66.76%)、薪酬待遇可能不稳定(64.90%)、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63.22%)和社会认可度不高(56.70%)。


相比令自己内心“蠢蠢欲动”的新兴职业,正面临就业压力的黄潇蓓还是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工作。“新兴职业可以是我的副业。想要通过新兴职业实现自己的物质基础并非易事。”据她了解,在她比较想从事的自媒体博主职业,很难依靠一个人的力量获得成功,有专业的团队、平台,结合有效的运营配合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社会认可度不高,家人不支持是从事新兴职业的又一大难题。“我关注过一个自媒体博主,是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女孩子。她的视频属于创意服饰,用麻袋或者绳子做服装。视频很火,但是只有她一个人在做,背后没有团队,所以‘火’的持续性和未来发展都是未知数。女孩的家人不支持她从事这项工作,毕竟她不算完全成功,赚的钱也不够多。流言蜚语、家人的不支持,导致她很痛苦,很久没见她生产新的内容了。”


天津一所高校的徐凌即将在明年初正式入职一家国企,她坦言这并不是她职业规划中的最佳选择。从初中便开始热衷写作的她如今已是一些网络小说平台上小有名气的短篇网文写手,偶尔因为忙碌断更,还能收到粉丝的“催更”。“一篇短篇小说的稿费虽然不多,但评论区里一些网友的支持和鼓励就能给予我足够的满足。”虽然工作已经尘埃落定,但徐凌仍对“网文作者”这一职业心怀憧憬,“也许有人会觉得写网文是不务正业,但我享受这个将生活中的小细节融入幻想,打造一个个或浪漫或玄幻的空间的过程,这会让我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情。”


但“网络写手”收入的风险性同样是徐凌决定当下选择一份稳定工作的主要原因,在没有稳定、庞大的粉丝群前,她并没有勇气放下一切,从事网络写作。她期待未来可以在工作岗位中得到历练,也想一直坚持写作,“希望未来可以靠爱好养活自己,写出好文章,成为一名合格的网文作者。”


选择新兴职业既要理性对待也要勇敢尝试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Z世代”认为新兴职业发展的意义在于丰富职业类型、创造更多就业岗位(84.67%)、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83.77%)、满足青年对兴趣的最大化追求(73.11%)。


黄懿茗觉得,新兴职业的不断发展给生活带来更多潮流感和新鲜感。“比如服装搭配师的存在就满足了生活多元化的需求,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


但希望将新兴职业作为职业规划目标的年轻人,需要认清加入新兴行业,目的不是找一份“钱多、事少、自由”的工作,而是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里,贡献自己的创造力和热情,往往比从事传统行业要面对更多的挑战。银泰商业CEO陈晓东提醒大学生,确定了喜好,可以大胆去尝试。然而,从事任何岗位都不能光靠兴趣,新兴职业看似有趣,但更多的还是专业素质、专业知识的挖掘和积累。“这些职业就像一个个可以任意收缩的空壳,他能膨胀到什么程度,就要看从事这个行业的新青年为之投入的智慧和努力有多少。企业能给新兴行业一个平台,从业者们能在良性竞争中百花齐放,助推行业超前发展。”


陈晓东建议,大学生想要了解一种新兴职业以及这个职业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可以多去贴近尝试。“企业也会通过一些方式引导年轻人进行职业体验,例如银泰百货推动面向大学生的服装搭配师大赛,增加行业保障和行业工作场景的露出,让大学生能够从外围了解行业,并对行业保障有信心。”


“大家都觉得新兴职业充满乐趣和自由,但从事任何职业都不会是‘躺赢’。”黄懿茗查询过看起来总能大快朵颐的试吃员的工作。“比如新出了一款坚果,在上市前需要试吃员品尝味道,厂家会雇很多试吃员重复不断地尝坚果。今天上午吃一种坚果,试吃员觉得太甜了,那么中午就把甜度调整一下,下午再去吃调整过后的。很多试吃员吃到反胃。”“试吃员”对从业者的味觉、嗅觉等感官的要求高,在大量试吃的情况下,保证感官准确,也需要付出不少心血。


“很多人觉得穿搭博主光鲜靓丽,但追寻职业理想的道路不可能只有鲜花。”欧阳岑昕在社交平台积攒了一定人气后,陆续有商家邀请她为自家服装进行搭配。“每次出门拍照都要带一大箱衣服,遇到没有厕所的时候需要当街换衣服,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觉得好尴尬。”在走上专业道路前,有许多专业的知识需要她去学习,许多困难需要她去克服。


社会认可度提升和家人的支持(74.58%)、建立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对从业者权益进行保障(73.99%)是想从事新兴职业的“Z世代”最期待的支持,政策扶持(68.98%)和建立行规行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63.96%)也非常必要。


比许多想从事新兴职业的人要踏实和幸运的是,欧阳岑昕想从事的服装搭配师行业已经有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也有企业提供的完善的劳动保障。陈晓东介绍,银泰百货是国内最重视导购能力培养的互联网百货公司,新零售让导购能力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新零售导购”也成为新兴职业。《2020年新零售产业人才报告》显示,传统行业面临减岗减薪,而新零售产业快速成长,相关岗位需求也呈逆势上涨。大数据显示,新零售产业快速成长带动人才需求三年激增20倍。“我们也希望通过服装搭配师、美陈师等新岗位,看看这样新兴的职业和大学生不受拘束的思维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对于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前景,陈晓东很有信心:“目前服装搭配师的从业者还是占少数,但随着消费水平提升,消费者对服务的消费诉求越来越高,就像现在各个平台上都有很多穿搭博主,大家都喜欢借鉴他们的穿搭,但博主并不能切实满足每个因人而异的需求,所以社会对于服装搭配师岗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对于刘一琪而言,“站姐”是她毕业后最想做的职业。这是她经过理性分析的结果,能够支撑她从事这份职业的除了热情、兴趣,还需要长年积累的娱乐产业知识和新媒体产品制作、运营能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刘一琪自学了拍照、修图技能,深入粉圈、了解粉丝群体特征与喜好。“如果真的要从事这个新兴职业,至少是熟悉未来工作环境的。”“去机场蹲着看看。”这个寒假,刘一琪准备正式开启自己的“站姐”之旅。她觉得在大学毕业前先尝试一次,可以作为自己今后求职的参考。


新兴职业应社会需求而生,陈晓东希望大学生们不被有限的选择或别人对新兴职业的偏见而限制了创意的发散和对新事物的追求。他希望诸如2020全国大学生服装搭配师大赛一类的活动,能丰富大学生美育教育的社会场景、职业实践场景,让大学生在体验中深入了解社会行业,为未来规划提供依据。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汪筱、刘一琪、黄懿茗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毕若旭 程思 罗希 实习生 吴亚坤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