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第一财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以往热门的留学国家陷入公共卫生危机,而国际关系的紧张和通航困难也在重塑着海外人才的发展计划。在此境况下,海归群体如何应对?
在此背景下,智联招聘发布《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结合平台求职大数据及问卷调研,呈现2020年海归尤其是留学生群体的回国趋势,以及海归就业、创业情况。报告显示,2020年在国内求职的海归人数同比增长33.9%,57%的海归薪资不及预期。海归就业首选城市仍是京沪,深圳、杭州和广州位列三到五位。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即有意在国内发展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9年猛增33.9%,增幅远高于2019年(5.3%)、2018年(4.3%)的同比增幅。
重点观察当年毕业的应届留学生群体,发现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即着手回国就业的留学生人数较2019年猛增67.3%,增幅是海归总体的2倍。具体到逐季看,在全球疫情爆发后的今年二季度,回国求职留学生人数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95%,可见疫情对留学生回国决策起到重要影响。
当被问及疫情下选择回国的考虑因素时,56.8%的海外留学生选择了“国内疫情管控效果更好”,其次是“国内生活更加便利”,占比45.3%。说明在近年来海归回国发展意愿持续增强的大趋势下,2020年疫情黑天鹅事件事件及国际关系变化等因素明显起到助推作用,加速海归回国潮流。
薪资方面,海归回国就业后对薪资的满意程度较2019年有所提升,但仍与预期相差甚远。根据调研,57%受访者的薪资不及预期,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38%表示基本符合预期,较去年同期的34%有所上升;而表示实际收入超过理想情况的占比6%。
在就业地方面,海归渴望就业的城市仍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为海归回巢大本营,吸纳了45.1%的求职申请。
具体来看,海归投递前十的城市吸纳了64.2%的海归就业需求,其中北京和上海两大强一线城市在全国遥遥领先,占比分别为16.4%和15.8%。近年来,我国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而京沪是这些高收入行业最集中的地区,因此居民平均收入高,也成为海归就业的首选。
京沪之后,深圳以8.1%的占比位居第三。位居第四的是新一线城市杭州,占比达到5.1%,略微超越广州(占比5.0%)。杭州的吸引力强,得益于高速发展的数字经济。2020年疫情中,数字经济起到很重要的对冲和稳定器作用。
根据2020年4月智联招聘和恒大研究院联合推出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杭州流入人才的28.8%流向了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从人才来源看,来自上海和北京的人才合计占比达23.6%,杭州发展所需人才主要在一线城市中,杭州也具有从一线城市争取人才的能力。
此外,成都、南京、苏州、天津和武汉位列该榜单第六到第十位。
netease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 陈合群_NB12679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