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新华保险:75后徐志斌接任新帅

新华保险:75后徐志斌接任新帅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1-01-27    浏览次数:

2021/01/27                       每日财报 


文|每日财报  郜融莲


1月25日,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选举徐志斌为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任职资格尚需银保监会核准。徐志斌成为新华保险第五任董事长,这也宣告了新华保险从“刘李配”转向“徐李配”。


新华保险成立于1996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市,是一家全国性的大型寿险企业,2011年在沪港两地同步上市。2020年尽管线下展业受到疫情冲击,但整体表现不错。


《每日财报》注意到,去年全年原保费收入1595.11亿元,同比增长15.48%,在5家上市保险中增速最高。但就在公司整体形式向上突破之际,董事长刘浩凌辞任。


刘浩凌回归“中投”,徐志斌接任新董事长


此前1月21日,新华保险曾发布公告称,新华保险董事会于2021年1月20日收到董事长刘浩凌的辞职函,其因工作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非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任后,刘浩凌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从刘浩凌上任到宣布辞职,其在新华保险董事长一职上任职时间仅有短短的17个月。


据公开资料显示,刘浩凌于2019年6月被委任为新华保险董事长。其曾担任华欧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合规部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规部经理。


2008年3月,刘浩凌加盟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任法律合规部业务主管及高级经理,后又先后担任中央汇金公司综合管理部副主任、董事总经理等职务。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新华保险董事长的变动,看起来更像是中投公司一次内部人事调整所致。此前,2020年12月21日,中央汇金发布了一则人事任命:聘任徐志斌担任中央汇金公司副总经理,刘浩凌不再担任中央汇金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另外,中投公司网站信息显示,刘浩凌已出任中央汇金母公司中投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


徐志斌为新华保险大股东新任非执行董事,2020年12月,新华保险提名徐志斌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月20日,新华保险召开了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上通过了选举徐志斌为第七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的议案。或许当时的提名便是为如今的高管变动埋下了伏笔。


公开资料显示,徐志斌2001年8月进入高盛集团工作,先后担任了环球控制部高级分析师、运营风险管理部欧洲区负责人、总监、执行董事,市场风险管理部执行董事等职务。2010年,其辞别高盛集团转向中国建银投资。


2013年6月,徐志斌加入宏源证券,担任总经理一职;2015年1月至2019年11月,任申万宏源副总经理,2019年11月起任申万宏源总经理。2020年12月18日时,徐志斌从申万宏源辞职,转战至中央汇金。


目前,徐志斌担任中央汇金副总经理兼股权管理二部主任。看来,当时的职务调整,已经在为后续的任命做准备。


不过《每日财报》注意到,在其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任职经历多为证券、投资领域,并无保险相关从业经验。不知这名新高管上任后,又将给新华保险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业务保持良好势头,前三季度净利下滑14.6%

新华保险成立于1996年9月,是国内一家老牌上市寿险公司。


截至目前,新华保险在全国各地共设立1767家分支机构,其中有35家分公司,267家中心支公司,729家支公司,691家营销服务部,45家营业部,销售范围可以说遍布全国。


财报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新华保险实现营收1697.72亿元,同比增长27.80%;同期净利润为111.05亿元,同比下滑14.60%。这是自2015年后公司净利首次出现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前三季度,新华保险在保费收入上实现了历史性的增长。具体而言,2020年三季末,新华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359.95亿元,同比增长124.7%;续期保费921.18亿元,同比增长6.8%;短期险保费62.42亿元,同比增长11.2%。


续期保费收入代表着长期客户的信赖,作为老牌保险公司,新华保险续期保费收入占比较高,部分时期甚至高达80%以上。2020年前三季度,新华保险这一指标为921.18亿元,贡献了公司七成的保费收入。这意味着公司产品结构转型还算成功,即使短期利润受损,未来可期。


从业务渠道上来看,个险和银保是公司的两大主营业务渠道。去年三季报显示,新华保险个险渠道前三季度实现保费收入957.61亿元,同比增长9.1%。


银保渠道贡献了超过六成的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渠道前三季度实现长期险首年保费223.19亿元,同比增长达到529.8%;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49.64亿元,同比增长40.2%。


银保渠道的重启功不可没,在前几年的转型中,新华保险曾经执行大力“压缩银保、趸交业务”的打法,注重提升新业务价值。然而,这样的打法导致自2013年转型来,公司就数次遭遇惨淡的开门红成绩,其保费规模也在此后跌出寿险上市公司的前三强。


新管理层到任后,迅速反向调整,提出了“期趸联动优势”,将银保渠道作为“二次腾飞”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新华保险副总裁于志刚曾表示,“公司未来规模和价值全面提升发展,银保渠道的特点使其必然承担以规模为主导平衡价值这样一个渠道使命。”显著的变化是,2019年四季度,新华保险重新推出停售的趸交产品,并且再次启动了银保趸交业务。


“二次腾飞”关键期,战略推进影响几何?

2019年,随着新领导班子的就位,新华保险还确定了“资产负债双轮驱动,规模价值全面发展”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1+2+1”的新战略。


所谓“1+2+1”,即“一体两翼+科技赋能”,科技赋能便是其中的“1”,以寿险业务为主体,财富管理和康养产业为两翼,科技赋能为支撑,逐步形成协同发展模式,共同构筑起具有新华特色和长远生命力的发展格局,实现公司的“二次腾飞”。


值得注意的是,瞄准健康险这一赛道的保险公司不止新华保险一家。随着健康养老需求的提升,泰康保险、中国太平、合众人寿等众多保险公司早就开始切入康养业务,力求和寿险业务形成产业链条。


新华保险方面表示,公司在养老产业方面确定了活力养生型、持续照料型、康复护理型三条产品线,基本形成了城郊结合、南北呼应的多产品养老产业布局。


而在健康产业方面,新华保险公司发起设立了新华卓越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全国19个城市开设健康管理中心。


除发力健康险赛道外,在“资产负债双轮驱动”方面,新华保险主要发力于投资端。对此,新华保险曾表示,要通过资产负债双向融合的方式,由资产带动负债,负债业务反过来为资产业务带来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支持资产业务长期高质量地可持续发展。


在2020年年底的开放日上,新华保险宣布了新的财富管理战略:未来三至五年内,公司将依托保险主业,打造统一财富管理平台。在持续做大做强保险业务的同时,以养老金、第三方资金作为突破口,以科技赋能加强渠道获客能力,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形成双轮驱动效应,带动负债业务再上新台阶。


在公司如此重要的转型期内,更换新帅为没有保险经验的徐志斌,对转型业务会不会造成影响?新华保险的“二次腾飞”又将如何?对此《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