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9 中国经济新闻网
近日,LIEPIN发布《2020年度热门领域就业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疫情下,44.98%的企业采用了灵活用工。与2019年相比,59.57%的企业表示采用灵活用工的岗位增多。近一年来,灵活用工成为就业市场的亮点之一,尤其在疫情期间为企业降本增效、为个人的多样化就业提供了有利支撑。
根据EqualOcean《2020年灵活用工行业研究报告》,灵活用工市场规模近年来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其市场规模2019年为4787.69亿元,2020年、2021年有望达到7258.20亿元、9916.66亿元。灵活用工在疫情下弥补了常规用工的不足,缓解了企业的用工困境。
2 、 实习生、劳务派遣、兼职是企业最常采用的灵活用工方式
此次调研发现,在企业采用的灵活用工方式中,实习生得票率位居第一,为54.26%;劳务派遣、兼职排名第二、第三,得票率为45.74%、38.30%。
3 、 灵活用工 正 向 中高层 岗位 渗透
从企业灵活用工所面向的职级来看,基层是绝大多数企业的选择,得票率达到93.62%。值得注意的是,中层、专家/专业人士、高层也有一定比例,得票率分别为22.34%、18.09%、8.51%。可见随着企业实际需求变化,以及企业对组织关系、雇佣关系的理解发生变化,灵活用工在面向企业基础性岗位的同时,正在向企业的整体人员结构渗透。
4 、 技术类跻身前三 ,灵活用工也爱脑力工种
从不同类别职位灵活用工的使用情况来看,勤杂工类位居第一,得票率位39.36%;销售类位居第二,得票率位26.60%。值得注意的是,技术类和设计类位居第三、第四,得票率为25.53%、22.34%。这表明,除了体力劳动类职位较青睐灵活用工,技术含量较高的脑力劳动类岗位也较多使用灵活用工,这也显示了灵活用工较强的适用性。
5 、企业灵活用工面临的三大 难 题:人员管理、文化 融入 、劳务风险
在企业有关灵活用工目前存在的难题上,“人员管理起来有些困难”“灵活用工员工不易融入公司文化”“大多灵活用工具有临时性,存在劳务风险”是被提及最多的问题,得票率分别为57.42%、46.41%、38.76%。
针对灵活用工出现的难题,建议企业和人力资源机构借助数字化手段和规范化的培训,加强人员资质审核,创新管理方式并提高灵活用工员工的专业素质。此外,还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用工风险,同时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随着组织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个人更愿意接受灵活用工。从LIEPIN针对职场人的调研来看,职场人认为灵活用工最明显的两大好处是“增加收入”“工作时间和方式更自由”,得票率为76.49%、75.72%。有55.88%的职场人表示愿意采用灵活用工的工作方式,29.48%的人表示有过灵活用工的经历。灵活用工得到了用人单位和职场人双方的欢迎,未来随着灵活用工的进一步完善,其普及率会更高。
来源:消费日报网 编辑: editor016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