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腾讯网
最近有个热搜扎心了。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人数规模突破9亿,其中仅三成网民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是不是跟你的网感收入差别很大?
有网友发帖问:大家有没有发现,朋友圈成了焦虑来源?
回帖者纷纷表示赞同,更有网友表示已经关闭朋友圈一年多,感觉甚好。
其实何止朋友圈?只要你上网,就会感受到被同龄人全方位碾压的痛苦。
知乎人均学历985年薪超百万,小红书人均白富美爱马仕不稀罕,微博大V今天喜提大平层,明天装修预算无上限……
到处都是比你美还比你有钱的人,仿佛全员皆富我独穷,焦虑又挫败。
当“仅三成网友月收入5000元以上”上热搜之后,大家顿时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止我穷,这次终于没拖后腿!
不患寡而患不均,虽然还是穷,当看到那么多人跟我一起穷,心里有安全感多了——还好还好,我不是最差的那个。
但也有人对这个数据表示怀疑:收入低的大部分都是小镇青年流水线工人,北上广深的写字楼白领肯定轻轻松松月入过万,不然那么多房子被谁买了?
这种误解太深了,导致一些过年返乡的都市打工人总会遭遇被迫买单——亲戚聚餐,同学聚会,大家都默认应该你买单,谁让你挣钱多呢?
虽然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平均工资是比小城市要高一点,但注意那是“平均”,平均月入过万,不代表人人月入过万。
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吧。
腾讯发布的《2019国人工资报告》显示,2019年北京月入过万的人,占比才35.07%,也就是说,100个从业者中,只有35个人能实现月入过万。
深圳的数据还要更低一些。
别以为收入不过万的都是刚毕业的,等多工作几年收入就上去了,报告显示,工作10年月入过万的也不到三成。
当然,网络上光鲜体面,住300平大房子,坐商务舱全世界度假,SKP扫货跟逛菜市场一样随意的名媛贵妇倒也不一定是假的。
但那毕竟是极少数,还有更多“沉默的大多数”只拿着四五千的工资,每月为房租,水电,伙食费发愁……
网络上经常可见一些优越感满满的吐槽:
“不会吧,现在还有人没坐过飞机吗?”
“天呐,月收入3000还敢生孩子?”
“怎么会有人买不起卫生巾呢?一杯奶茶钱而已啊,少喝一杯奶茶不就有了?”
你也不能说她们坏,只能说她们太幸运了,幸运到没见过“贫穷”。
她们不知道月收入3000块钱不仅能生养小孩,还能养活一家三口甚至还能有余钱,毕竟很多农村家庭一年的生活费都没有3000元。
口口声声“不就一杯奶茶钱”,说得好像所有人都喝得起奶茶似的。
事实是,中国至少有10亿人没喝过奶茶。
上网久了,很容易沉浸于网络世界的“滤镜繁荣”,而对真实世界缺乏感知,就像那个问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一样,自己吃惯了大鱼大肉,不相信还有人吃不起粮食。
把目光从手机上移开,看看现实世界的生活百态,就不会质疑“仅3成网友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