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1 中国基金报
泰勒
过去的2020年,上证指数上涨13.87%,深证成指上涨38.73%,创业板指数上涨64.96%,行情向好之下,券业去年收获颇丰, 不仅业绩与估值齐飞,薪酬也“水涨船高”。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30日,包括中金、申万宏源、东方证券、浙商、中信、华泰、国君、国海、光大、招商等多家家券商已经披露年报。
随着各大券商年报纷纷出炉,财报中也一并披露了员工薪酬的相关数据。又到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拉仇恨时间,基金君统计了数据,对比一下各家券商的薪酬水平到底如何?让大家乐一乐。
平均年薪超100万!
中金公司人均薪酬碾压其他券商
基金君统计了以下14家券商, 计算了这些券商员工上半年的薪酬情况。数据来源为:本期工资总额=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总体来看,中金公司果然最“贵族”,以年薪115万的平均薪酬碾压其他券商,换算一下,中金公司的员工平均月薪近10万。什么水平呢?基金君此前统计过腾讯的平均年薪,也就80万出头。
中金公司2020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年内营业收入为236.60亿元,同比增长50.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07亿元,同比增长7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9.15亿元,同比增长66.37%。基本每股收益1.598元。
中金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分部营业收入增加人民币20.11亿元,增长55.63%,实现收入56.27亿元,主要是由于股权融资承销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显着增加。
经营数据方面,投行业务依然是中金公司优势项目。2020年,中金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完成了A股IPO项目32单,主承销金额人民币624.2亿元,承销规模排名市场第二。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完成A股再融资项目19单,主承销金额人民币404.3亿元,排名市场第四。
除了中金,华泰证券的平均年薪也很高,达到93万一年,而平均年薪超过60万的还包括招商、东方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海通证券以及国泰君安。
而券商“一哥”中信证券不出意外,其总薪酬又是第一。但奈何员工太多高达近2万人,一定程度摊薄了人均年薪。
员工薪酬福利普涨
两家券商涨薪超34%
再来看看哪家券商加薪最猛。
数据显示,华泰证券员工平均薪酬福利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相比2019年增长了近24万元,达到93.26万元。广发证券的薪酬增长也高达34%,增长了18万!浙商证券的员工平均薪酬福利增加了10万元。
而国海证券的平均年薪却少了超7万。值得注意的是,国海证券2020年的在职员工总数迅速增多,从2576人增加至3803人,因此员工平均薪酬福利出现了下滑,也是可以预想的。
而申万宏源则相反,员工减员了1300多人,薪酬福利就增加了28%,人均年薪增长了近13万。
中信证券在增员了3000多名员工之后,平均年薪增加了一万。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在扩招了500多人的情况下涨薪了18万、17万。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平均薪酬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并不能全面代表券商的激励机制。如果发现“被平均”也不要怀疑自己进了“假券商”,只能说由于薪酬以业绩为基础,但按职能管理序列、业务序列(研究、经纪、投行、自营、资管等)管理,内部差异化较大,且多数薪资可能有去年年终奖干扰因素。“平均数”难以准确的反映每一位券业人员的薪酬现状,但窥一斑而见全貌,平均数的波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些问题。
好了,大家知道下一次跳槽应该去哪家券商了吧。
发生了什么?军工化工股猛拉!茅指数涨1.9%,3000亿巨头飙升9%,杀猪盘又砸20%跌停!包钢通报职工自杀,疑与股票亏损有关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22年平均工资出炉:IT业最高,金融业第二,房地产业下降
2023-05-10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
对五一调休的一些看法:人造长假真的有意义吗
2023-04-23
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
胡锡进建议五一增加一天真实休假日
2023-04-17
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
90后男生拿到京户离职被公司追偿,法院这样判了
2023-04-12
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
人民网评:多措并举,让毕业生就业路更加平坦
2023-04-10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
上海市最新数据出炉:人均GDP超18万元
2023-04-06
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