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四川:2021届高校毕业生超过50万人

四川:2021届高校毕业生超过50万人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1-04-08    浏览次数:

2021年04月08日                    四川日报

 

原标题:想继续深造的想在川就业的 都比上一届多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获悉,最新出炉的《四川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生源信息与就业意向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四川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超过5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六成以上毕业生打算直接就业,83.38%的毕业生意向在四川省内就业,就业意向比例最高的是教育业。


  意愿


  24.06%的毕业生有升学打算较上届明显提升


  “我们寝室10个人,6个人就业,4个人要升学。”小李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大四学生,最近签约了省级一家媒体单位,他告诉记者,想继续深造的同学不少,但考研失败之后也就开始找工作了。“我对就业还是持积极态度的,我觉得工作经验和读书都是一种学习,为日后打基础。”


  《报告》显示,63.94%的2021届高校毕业生意向为“直接就业”,希望直接就业的毕业研究生比例为86.95%,本科毕业生为60.21%,专科毕业生为63.88%。


  24.06%的2021届高校毕业生有升学打算,较2020届15.67%有明显提升。其中,23.03%计划国内升学,1.03%计划出国(境)留学。研究生中希望继续升学深造的比例为10.09%,本科毕业生为30.12%,高职高专毕业生比例为21.34%,本科和专科毕业生的升学意愿较高。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四学生小薛已经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录取,毕业后将去那里读研究生,据他了解,他们班同学就业的很少,基本都选择了国内读研和出国留学。


  为何选择升学?调查显示,“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想去更好的大学”是学生选择深造的主因,分别占73.30%、66.77%。其中,选择留学的主要原因包括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职业综合竞争力以及接受先进的教育。


  去向


  83.38%的毕业生首选四川国有企业吸引力大


  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业地区方面,四川仍为首选,占比83.38%,且较2020届的80.72%有所上升;行业与职业类别意向多元化,国有企业吸引力大。


  《报告》显示,83.38%的2021届高校毕业生意向在四川省内就业,且各学历层次毕业生意向就业地区首选均为四川省,反映出四川对人才的吸引力在持续提升。省外就业意向比例较高的地区则是重庆、广东和北京。


  四川高校毕业生钟情四川,在近期各高校春招中尤为明显。西华大学3月以来已经连续举办3场大型春季招聘会,加上各种专场招聘会,有上千家单位企业进校招聘。“毕业生首选是成都,然后是德阳、绵阳这类城市,一方面是看好四川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是觉得省内比较宜居。”西华大学招就处副处长杨洪说,这都是近年来的常态了。


  杨洪谈到,现在毕业生就业看重稳定的工作,所以国有企业吸引力大。《报告》也显示,用人单位中,国有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有27.54%的2021届高校毕业生期望在国有企业就业。


  毕业生最愿意去什么行业?《报告》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比例最高的前五位是教育业(25.36%)、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9.78%)、建筑业(8.26%)、政府及公共管理(6.03%)、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5.95%);就业意向比例最高的前五位是中小学教育(13.22%)、医疗保健/紧急救助(9.60%)、财务/审计/税务/统计(7.20%)、建筑工程(6.91%)、幼儿与学前教育(4.87%)。


  能力


  要有清晰认识和明确定位提升求职能力很关键


  《报告》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期望的月收入平均值为7113元。其中,毕业研究生期望的平均月收入最高,达11651元,本科毕业生为7223元,专科毕业生为6318元。九成以上的2021届高校毕业生希望未来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毕业研究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意向最高,占95.33%,本科毕业生为92.95%,专科毕业生为94.26%。


  四川省职业指导专家团成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双百”导师曾志刚提醒,“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同学们应该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找工作不要局限在自己的专业,以免失去机会。”


  《报告》对毕业生求职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55.07%是“缺少实习/项目经历”。其中,毕业研究生求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专业技能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匹配”,占比50.90%;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求职失败的主要原因均为“缺少实习/项目经历”,分别为56.77%、57.82%。


  曾志刚表示,同学们要有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设定就业目标及要求,做好技能储备,提升自我。“高校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战场,应注重校企合作,通过‘请进来’或者‘走出去’,提升老师的职业指导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服务。”


  记者了解到,四川省正在教育部支持指导下开展成渝两地毕业生网络专场招聘,130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11.7万个,2.6万余名毕业生参与。同时,正开展成渝“双城青才计划”“千校万岗”线上招聘,两地高校已联合开展各类招聘数十场。


  “春招的规模虽然不如秋招大,但仍有不少优质工作岗位,这是应届毕业生离校前的最后一波求职机会,一定要利用好校内外的就业资源,做好制作简历、笔试、面试等求职准备。”四川农业大学招就处处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双百”导师杜彬建议,毕业生在设立求职目标时,一定要结合实际,着眼于职业的未来发展,而不要一味地追求高薪,忽略自身与现实的差距。在选择求职地域时,不要拘泥于家乡,放眼全国甚至全球,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求职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江芸涵)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