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2020年A股薪酬比拼:非银金融最高 科技类差距大

2020年A股薪酬比拼:非银金融最高 科技类差距大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1-04-12    浏览次数:

2021年04月12日                        第一财经


导读:公司过得好不好,员工心中知多少。


作者 | 第一财经 张苑柯


根据Choice数据,截至4月9日收盘,已有2189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年报信息,其中1488家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45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


公司过得好不好,员工心中知多少。记者采访不同行业从业者发现,不少人认为薪酬水平在全行业中的排名和在同行业中的比较是就职重要参考之一,代表的不仅是该行业是否依旧“朝阳”,更代表该公司是否还有活力。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就目前已披露的信息显示,2020年金融打工人最受全行业羡慕,其中又数非银金融最令人眼红。而因疫情加速发展的生物医药、TMT等行业虽然高薪招揽人才,但对专业性要求更高,行业内薪酬分化很大。


令人羡慕的非银金融人


记者根据Choice数据,通过为员工支付的现金的广义薪酬算法,即[支付给员工的薪酬+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员工人数+期末员工人数)/2)]这一公式粗略计算,获得各大金融机构人均薪酬数。


根据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信息进行统计后,在申万行业归类下,2020年金融行业的人均年薪独占鳌头,且以非银金融人均薪酬最高。在人均薪酬排名前20的榜单中,14席皆来自于非银金融,仅6席来自其他行业,分别为两家电子、一家传媒、一家化工、一家医药生物和一家汽车。


在所有已经披露年报数据的非银金融机构中,2020年券商人均薪酬最高,入榜数量也最多。中金公司以人均薪酬123.98万元居榜首,遥遥领先第二名的华泰证券31%。中金员工不仅被称为2020年最受羡慕券业工作者,也是全金融机构中最“幸福”的员工。


华泰证券平均年薪达到94.64万元,位列所有上市公司人均薪酬榜单第二。以人均薪酬90.63万元排名第三的爱建集团,则是我国上市公司中少数几家具备证券、信托金融牌照的企业之一。


此外,中信证券(85.09万元)、东方证券(83.61万元)、国金证券(83.45万元)、招商证券(83.61万元)平均年薪均超过80万元,广发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兴业证券、国泰君安人均年薪也都超过了60万元。


智联招聘调研显示,结合竞争指数与平均招聘薪酬来看,基金/证券/期货/投资领域的工作具有平均月薪11895元的高薪特点,吸引人才踊跃求职,竞争指数达33.6。与之相似的还有相对“小众”的信托/担保/拍卖/典当行业,同样为高薪、高竞争热度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榜单中并未出现银行的身影。对于2020年券商员工的薪酬,银行员工是羡慕的。已披露的数据中,券商上市公司员工的平均薪酬高达56.8万元,银行员工的平均薪酬则为39.3万元,相差30.8%。


2020年人均薪酬最高的是平安银行,为56.86万元;浙商银行紧随其后,为55.25万元;招商银行以人均54.5万元排名第三。


国有六大行人均薪酬虽皆超过25万元,但不足券商上市公司员工平均薪酬的一半。其中,交通银行人均薪酬最高,为35.84万元;建设银行第二,为29.93万元;中国银行排名第三,人均28.86万元。


五大A股上市保险公司人均年薪则更低,平均人均薪酬为23.18万元,且差异并不大。排名第一的中国人保人均薪酬为26.33万元,排第五的中国平安人均薪酬为20.62万元。


缘何金融行业成为薪酬比拼的赢家?关系市场,更关乎业绩。


2020年,上证指数累计上涨13.87%,深证成指上涨38.73%,创业板指数上涨64.96%,券业业绩也随之上涨,从业人员自是跟着喝汤。


拉勾数据研究院2021年一季度数据显示,金融行业需求的热门职位前五为Java开发工程师、产品经理、销售、前端开发工程师、客服。技术类岗位仍是互联网相关行业的热门职位,且招聘需求多集中在3~5年工作经验的人才。从薪资看,架构师、产品经理等高级技术人才平均月薪高达38612元。


而银行、保险的薪酬水平一直受到监管。受疫情影响,多家银行或净利润下降,或业绩虽增但增速下降,不良贷款率上升。加之国有大行高管限薪,股份制银行的高管薪酬普遍高于大行。


银保监会此前出台的《关于建立完善银行保险机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的指导意见》,还明确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适用情形、追索扣回比例、工作程序、责任部门、争议处理、内部监督及问责等内容。意见指出,发生绩效考核结果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形的,银行保险机构可以追回向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超额发放的所有绩效薪酬和其他激励性报酬。


TMT、生物医药薪酬分化大


此次疫情中,众多行业遭受打击,但刺激了TMT行业的蓬勃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疫情期间也发挥了重要职能。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称,2020年,高科技行业的整体薪酬保持稳步增长,预计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调薪比例,外资在7%~10%,国内互联网企业在10%~15%。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全球大概有3.75亿人口将面临重新就业,其中中国占1亿。在技术专家(如计算机工程师及专家)的大类中,中国岗位的需求将增加50%。


连智领域发布的《2021亚太区薪酬指南》显示,尽管就业市场受到疫情巨大冲击,但IT人才在整个2020年一直保持着高需求,技术转型促进了对不同技术专家和实施专家的需求。


《2021中国大陆薪资指南》则显示,疫情成就了以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电商、内容服务、游戏等为代表的互联网TMT高科技行业,为其带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会,即便行业薪资不断攀升,新增的技术人才缺口仍达百万。


2020年中证TMT指数成份公司中,已披露薪酬的39家公司人均薪酬的平均数为22.26万元。从数据来看,各公司人均薪酬存在较大分化。


人均薪酬前20榜单中,排名第一的吉比特2020年员工的人均薪酬达到83.94万元,在所有行业上市公司的薪酬排名中也可排第五。排在第三位的中微公司,人均薪酬为48.41万元。排名第20的计算机公司新大陆,人均薪酬为17.27万元。


如果单对比半导体行业也是类似情况,排在首位的北京君正人均薪酬达到71.23万元,远超该行业平均水平,也可与2020年非银金融行业薪酬水平头部公司“一较高下”。但行业内平均薪酬超过30万元的上市公司仅有8家,行业人均薪酬的平均值为25.83万元。


2020年另一个复苏但人才同样供不应求的行业是生命科学领域。疫情对医药行业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医药、医疗器械、生物科技、健康管理等多个行业成为热搜,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关注,成为新的行业风口。


生命科学行业市场广阔但竞争激烈,各大公司都竭力吸引并留住高素质人才。然而,巨大的投入和回报周期长一直是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服务主要壁垒。


钱该怎么用?从结果来看,生物医药公司选择将薪酬向少数职位集中。


以2020年16.69万元的人均薪酬水平,生物医药似乎并不算是高薪行业。但按照高管年度薪酬总额排名,排名靠前的生物医药公司却不少。


记者根据Choice数据不完全统计,排名靠前的公司高管年度薪酬总额平均为8520.93万元,平均高管人数为24人。换言之,排名前20的公司高管人均薪酬约为355万元。


以单家公司对比,君实生物高管年度薪酬总额高达1.16亿元,高管人均薪水达398.44万元;公司员工人均薪水也不低,为43.62万元。同样,复星医药为高管薪水年斥资1.16亿元,高管人均薪水312.5万元,而员工人均薪水为17.31万元。


此外,行业龙头性质的医药企业资金充足、技术完备,强者恒强的趋势愈发明显,在人才招聘上也愿意通过提供股票期权以及极具诱惑力的薪资福利网罗人才。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